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举头仰望,正是明媚“延边蓝”;
青山环绕,碧波荡漾——放眼望去,尽是怡人“生态绿”。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为守护延边的“蓝”与“绿”,回应人们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期盼和追求,今年以来,我州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为目标,努力营造天蓝地绿水清的优美环境,奏响了一曲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和谐乐章。
铁腕治污守住生态优势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今年,我州全面启动实施“清洁空气”“清洁水体”“清洁土壤”等各项工作,强化铁腕治污举措,开展重点环境问题“攻坚战”,着力构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年初至今,我州已行政处罚环境违法行为1133万元,其中,立案数147件,已实施处罚案件147件,行政拘留移送案件5件、查封扣押案件17件、限产停产案件13件、按日处罚3件、涉建设项目47件、信息公开117件,严厉打击了环境违法行为。
机动车特别是“黄标车”尾气污染,是影响大气环境质量主要因素之一。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加快淘汰“黄标车”的步伐,已成为改善城区空气质量、保障群众健康的重要举措。我州组织召开推进淘汰黄标车工作专题会议,与各县市签订责任状,制定实施《2017年黄标车淘汰工作方案》,全力整治黄标车。据统计,全州应淘汰黄标车总数为8298辆,截至12月14日,已经淘汰5743辆。
为深化大气污染治理,今年我州制定出台《延边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规定》及其他相关办法,加大整改力度,对钢铁、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等重点行业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大大减少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PM2.5等污染物排放。同时,我州还加大了道路扬尘、工业企业扬尘、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继续巩固燃煤锅炉整治工作,通过关闭小锅炉、治理大锅炉、清洁能源锅炉改造等多种方式解决燃煤锅炉污染问题,并配合相关部门开展餐饮业油烟治理工作。积极开展秸秆禁烧、重污染天气防治等常规性工作,坚决取缔露天烧烤,推动全州空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截至10月底,主要城市延吉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82天,优良率大幅度提升。
我州在打响“蓝天捍卫战”的同时,“碧水保卫战”也如火如荼地进行。如今,在延吉市依兰镇利民村境内的延河水库,沿堤坝漫步,只见惠风和畅、碧波荡漾,俨然一幅自然和谐的山水画卷。今年以来,我州各有关部门按照水源地保护要求,设置水质自动监测站,对城市供水水质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在水源地保护区域内设立界碑、宣传牌、警示牌等水源保护标识。自2013年以来,全州城市集中供水水源全部达到Ⅲ类水体标准。
筑牢堡垒缔造“生态传奇”
2013年,珲春林业局拍摄到一只雌虎带4个虎崽的画面;
2013年10月,汪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红外相机拍摄到了“一豹带两崽”的珍贵影像;
2014年11月,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远红外相机拍摄到一只野生东北虎正面视频;
2016至2017年,汪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曾先后拍摄到三只野生东北虎的影像画面……
虎啸生风之声频传,豹跃山林之景重现!自2015年起,随着停伐政策的全面实施,我州多年来向森林索取资源的历史结束,林业系统的发展模式由木材生产为主转变为生态修复和建设为主,由利用森林获取经济利益为主转变为保护森林提供生态服务为主。走进汪清林业局大荒沟林场,白雪皑皑的林区内,随处可见护林人员深邃前行的脚印。“开展虎豹国家公园建设,是一项生态工程,更是汪清林业局直面的一场前所未有的生态大考!”汪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保护处处长王福有告诉记者,2015年4月汪清林业局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大范围开展森林抚育行动,当年新增200多公顷森林面积,2016年再次增加200公顷面积。同时,加大森防投入,在已完成23座标准管护站的基础上又新建15个管护站,森林管护队伍壮大到1650人,为开展好虎豹保护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冬季大雪封山,东北虎、东北豹的猎食难度也是越来越大,采取人工投放饲料的方式,可以增加狍子等有蹄动物的数量,确保东北虎、东北豹的食物来源及其食物链的连续性,解决在极端天气下野生东北虎种群过冬问题。”大荒沟林场野生动物巡护队队长闫志强告诉记者,每年冬季,雪深达到50厘米以上时,他们便深入保护区为大型有蹄类动物“补饲”。据介绍,森林抚育不仅改善林区的卫生、生长环境,增强森林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还为有蹄类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供给,丰富了东北虎、东北豹的食物链。
今年,为给保护区内濒危物种创造更好的栖息环境,我州全面禁止林区内狩猎行为,相关部门定期开展清山清套行动,对辖区内的套子、夹子及狩猎工具进行全覆盖、拉网式清理,并同世界自然基金会等国际组织开展虎豹样线和远红外线相机监测,进一步保护野生动物栖息繁衍生态环境。同时,向保护区加大资金投入,建设完善了基层保护站、检查站、科研宣教基地、野生动物救护站等,购置巡护和宣传设备,设立宣传警示牌,组建专业巡护队伍,保护区的保护对象基本涵盖了长白山林区所有重点保护物种,形成了布局合理、重点突出、类型齐全的自然保护区框架。
边督边改擦亮绿色底色
生态,既是发展问题,也是民生问题。今年8月11日到9月11日,中央环保督察组在吉林督察期间,我州以高度认真的责任担当,使得绿色底色更加清朗。
面对这场“环保大考”,州及各县市党政主要领导把接受和配合中央环保督察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带头督办重点案件,坚决压实责任,确保做到立接立办、边督边改、立行立改。同时,实行州级领导重点案件包保责任制,确保案件整改到位、落到实处、彻底解决。
“昨天经过这儿还得捂着鼻子走,今天臭味儿就没了。政府为民所想,真是暖心。”今年8月,延吉市康景家园小区居民李化中为环保督察整改竖起了大拇指。原来,延吉市康景家园和天池新村小区74栋楼因部分污水管道、检查井及化粪池没有及时清掏导致出现异味,环保部门接到信访件后,迅速行动,仅用一天时间,就完成了问题整改工作。
24小时彻查,24小时整改,一通电话,解决困扰多年的环境问题,百姓纷纷为环保督察点赞。据悉,在我州交办36批次483件环境信访举报投诉案件涉及的771个具体问题,除3个环境信访举报投诉案件未办结,其余案件全部得到及时调查核实处理。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日前召开的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明确提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相信在绿色生态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天蓝、水碧、地绿的宜居宜业生态新延边正在崛起。
(本报记者 刘战国)
快评
追逐绿色崛起“延边梦”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今年以来,我州深入开展“清洁空气”“清洁水体”“清洁土壤”“延边环保世纪行”等各项工作,环保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们欣喜地看到,延边大地,山清水秀、风物娴美,深厚的民族特色底蕴和如诗如画的景色,惹人赞叹。
绿色发展是时代的选择,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我州将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在守护绿水青山中收获金山银山,在分享发展红利中享受绿色福利,在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中补齐生态环境短板,保一片蓝天、还一江清水、护一方绿土,让延边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实现绿色崛起“延边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