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脱贫攻坚最强音
——汪清县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走笔
2017-12-29 08:45:41   来源:延边网

寒冬时节,记者来到汪清采访,听到最多的是脱贫攻坚的话题,看到的是为实现脱贫攻坚目标而忙碌的身影,印象最深的是贫困村民脱贫致富的笑脸。

走进汪清县大兴沟镇双桥村村民郭金胜的家,映入眼帘的是宽敞的卧室、崭新的地砖、整洁的室内卫生间,住进温暖舒适的新房后,郭金胜每天笑容满面,逢人便说:“真没想到能住上这样的好房子!”郭金胜同老伴以前一直住在土坯房中,由于年久失修,房屋破败不堪,住上新房一直是老两口梦寐以求的事情。现如今,梦想成为了现实。

安居扶贫,扶的是民生,暖的是民心。近年来,汪清县以规划为统领,村镇建设为抓手,从指标争取、危房鉴定、建设指导等方面加强工作力度,积极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基本住房安全问题。今年,该县共完成危房改造2057户,并已实现全部入住。

脱贫,既要输血也要造血。汪清县突出产业扶贫这个关键,重点实施特色产业、光伏扶贫、小额信贷等197个增收富民项目,实现贫困人口产业增收全覆盖。

站在汪清县百草沟镇牡丹池村极目远眺,一排排蓝色太阳能光伏发电板构成的“光伏梯田”,在蓝天白云下静静地沐浴着阳光。“汪清县100兆瓦光伏扶贫项目是该县最大的产业扶贫项目,占地面积335公顷,可带动4000名贫困户年均增收3000元,且稳定运营年限长达20多年,对加快汪清经济社会发展,尽早实现脱贫摘帽具有重要意义。”汪清县光伏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曹阳介绍说,为确保光伏扶贫项目有序建设、早日并网发电,汪清县成立光伏产业扶贫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积极跑办相关手续。自今年4月施工以来,各相关部门、施工单位紧盯项目时间节点,抢抓施工黄金期,全力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经过五个半月时间,成功实现并网发电。

在汪清县天桥岭镇东新村裕康菌业专业合作社黑木耳菌包生产加工车间,热火朝天的生产场面顿时让人忘却了置身在寒冷的冬季。伴着轰轰的机器声,十多个工人正紧张忙碌着,装袋、灭菌……“我们村集体经营该项目,去年新建1200平方米食用菌菌包生产车间及配套设施,订购安装日生产能力4万袋的黑木耳菌包生产线,年生产黑木耳菌包500万袋,产值200万元,纯利润30万元。”东新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马殿春告诉记者,今年以来,仅黑木耳菌包生产项目便带动村内83户124人每人增收1925元。

脱贫攻坚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如今的汪清,一条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清晰可见。

——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加大项目建设和引进力度,加快璞谷塘传统发酵酱油、润峰光伏组件、北方大陆生态产业园、光伏扶贫发电续建30兆瓦工程等项目建设进程,推动净宇生物质综合循环利用、环垦废弃物资源化循环经济、鼎硕PE管生产线、紫鑫药业中成药、富鑫石墨产业园等项目投产达效,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

——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壮大能源矿产、特色食品、木制品深加工、医药健康四大主导产业,加快推进以满天星国家森林公园、中共东满特委抗日遗址和光伏发电农业产业园为核心的旅游景区建设,积极发展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等新兴业态,培育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食用菌、畜牧业、中药材、非林地人参种植等特色产业,培育壮大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加快美丽汪清建设,大力实施以景观靓化美化、基础设施提升、城区路网畅通、老旧小区改造、居民住房保障为重点的旧城改造,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力度,努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魅力宜居环境;

——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帮助贫困村、贫困户解决实际问题,切实增强帮扶成效。进一步整合资源,最大限度地把政策、资金、项目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解决好因病、因残、因学致贫等突出问题。继续深化与宁波市北仑区对口帮扶,鼓励和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工作,凝聚起脱贫攻坚强大合力;

——健全完善保障机制,大力发展以教育、医疗、文化为重点的社会事业,落实好“一张网”兜底扶贫保障机制,筑牢脱贫攻坚最后防线。

路在脚下,希望在前。汪清正以滴水石穿的韧劲、激流勇进的拼劲,为实现贫困县“摘帽”目标,砥砺奋进。

(本报记者 刘战国)

延边新闻网举报电话: 0433-2518770   E-mail:2381244096@qq.com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号 邮编:13300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2120180019
吉ICP备09000490号-3   吉公网安备 22240102000346号
© 2007- 延边新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