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粉笔勤耕耘,三尺讲台育芬芳。我扎根边疆教育事业20余载,先后培育并帮助了800多名孩子走出大山,或学或工,去实现属于他们自己的人生梦想。
择一事,忠一生。我一颗赤诚之心扑在乡村教育事业上。春华秋实,也迎来了我人生事业的累累硕果:先后荣获2020年度“走遍中国寻找最美教师”奉献奖,第五届“全国希望工程烛光奖”,2022年度延边州三八节“最美女职工”等光荣称号。
乡村教育苦不苦?我是一张“活地图”。22年来,我走过全镇的每一个村屯、每一条小路,去过每一个学生的家中走访。因为我教过的学生家在镇上大大小小的各个村屯。我早已记不得磨破了多少鞋,摔过了几次跤,遭遇了多少犬吠……
昔日青丝,今朝雪。我也从学生眼中的“娟娟姐”,变成了他们的“娟妈妈”。变的是学生的称呼,不变的却是我作为一名乡村教师的初心。
22年如一日。我每天都是第一个走进教室,及时发现学生心事。为了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教学和班级管理上,我独自一人在开山屯镇居住,只有寒暑假才能和家人团聚。
由于长期过度疲劳,我在带初三年级时,一度在讲台上晕倒。醒后吃药咬牙继续挺着,直到有一次肚子剧痛,浑身颤抖,被同事们送到医院紧急救治。检查结果惊到了医生:我的肚子里面竟然长着一个11厘米长的肿瘤!——必须马上切除,否则危及生命!
医生惊讶地反复问我:“你不疼吗?”“疼,但是我能忍,多吃点止疼药,慢慢就不疼了”。就这样,经历了几个小时的高风险手术,肚子里的肿瘤被切除,却在术后第二天因心脏骤停,又一次进行紧急抢救,还好最终脱离了生命危险。
一想到毕业班的孩子们,我心急如焚。在伤口还没有完全愈合的情况下,我不顾医生的叮嘱和家人的劝说,义无反顾地回到了我热爱的讲台,因此也落下了病根,始终靠药物缓解病痛。
留守儿童、单亲子女和外来务农子女的教育,是乡村教育绕不开的一大难题。班级里一个名叫梦瑶的女生,父母在其两岁时就离了婚,常年在省外打工,并重组了家庭。缺少父母和家庭的关爱,梦瑶脾气暴躁易怒,又敏感多疑,与同学关系紧张。
“一个也不放弃”是我作为老师的准则。我利用课余时间,为梦瑶辅导功课,鼓励她增强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从自我放弃到自信满满,当梦瑶奶奶看到孙女的喜人变化,激动地拉着我的手,哭着说:“王老师,谢谢你!当我们都想放弃的时候,是您给了梦瑶希望!我们一家人永远记着您的大恩大德!”最终梦瑶不负重望,考上了理想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