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你们知道这几面旗帜的含义吗?”11月20日,在延吉市北山小学“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实践基地,北山小学党总支书记兼校长康伟华正在给学生们上党史课。她耐心引导学生们思考党旗、团旗、少年先锋队队旗的意义,和蔼可亲的面容、热情生动的讲解,让学生们听得兴趣盎然。
从业27年来,康伟华始终坚守教育一线,一步一个脚印,深耕教育沃土,辛勤教导学子,充分展现了一位教育人的本分与坚持、活力与创新。
1997年,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康伟华站上了三尺讲台,从此把人生的坐标定位在了为教育献身的轨迹上。多年来,她在多所学校担任过班主任、校团支部书记、大队辅导员、教导处副主任、副校长、校长等职务。学校的日常教育工作非常繁重,但康伟华总是兢兢业业把每项工作做好、做优、做到极致,正是这份对教育的深刻理解与执着追求,让她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桃李芬芳意,关怀暖人心。教师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和根本。康伟华深知,只有全校教师齐心协力、奋发图强,才能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此,她带领学校领导班子在加强教师管理制度建设的同时,不忘体现人文关怀。每当有教师过生日,学校都会送上生日蛋糕与祝福;教师生病或家庭遇到困难时,学校总是在第一时间给予帮助……这些温暖贴心的举措,让全校教职工拧成了一股绳,每个人都找到了归属感与幸福感。
康伟华倡导素质教育,坚持特色办学。在延吉市进学小学任职校长时,她深入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组织每个班级认领朝鲜民族特色农乐舞、京剧、中华武术、二十四节气等不同的“非遗特色”课程,建立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鼓励教师突破课堂教学限制,走向课堂之外,在实践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从而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为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她创新开展了“特别日”活动,号召每个班级认领一个纪念日或节日,然后由认领的班级作为学校节日活动的策划班级,引导学生独自策划、宣传、组织活动,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营造和谐向上的校园氛围。
激活红色资源,铸就红色育人品牌。2021年,康伟华担任延吉市北山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她结合北山小学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将红色文化融入办学体系,用党史学习教育为师生铸魂塑形。康伟华创新开发了“党史故事100讲”“百名英雄人物”宣讲等一系列校本课程,带领广大教师打造“红色大讲堂”等多个红色教育平台,研发“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等多个专题课程,建立“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校内实践基地,让全校师生在红色课程的浸润中,不断涵养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深厚思想感情。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多年来,康伟华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校园工作,让校园开出“团结花”。她倡导构建特色教学课堂,围绕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三要素,开设了“石榴籽小课堂”,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语文、道德与法治、美术、音乐等学科教学有机融入、深度融合。她还组建了“红石榴”中队,在全校相继开展“石榴花开正当时”“石榴籽带你走进中华民族文化长河”等系列活动,不断完善各民族非遗文化教育内容、拓宽教育渠道,以文化人、以美育人,让学生们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索,在多元载体的耳濡目染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帮扶送教润无声,笃行致远促提升。2024年,延吉市推行集团化办学模式,旨在加快缩小校际办学质量差距,实现集团内、学区内校际优质均衡。北山小学是延吉市教育集团总校之一,作为校长,康伟华多次和各集团校领导就学校教育管理、教学研究、教育科研等进行深入探讨,采取“1+X”的组建方式,通过教师轮岗、研训联动、项目共研、质量共进、文化共建、捆绑考核等方式,推动实现各校之间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今年,在康伟华的引领下,北山小学不断创新送教形式,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影响、辐射和带动作用,实现校际间的管理互通、资源共享,为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春有播种,秋有收获。今年,康伟华被授予吉林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她表示,将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唱响“中国梦·劳动美”主旋律,把人生理想融入全省发展的火热实践中,努力成为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更好地展现新时代劳动者的风采。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