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延边大米的品牌价值随着产业链的拓展延伸而不断提升——从“区域名品”迈向“全国知名品牌”
2025-08-08 来源:延边新闻网

在近日举办的吉林粮食品牌日营销推广系列活动中,延边大米产业斩获三项重磅荣誉:“延边大米”获评“吉林大米十大地理标志品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朝鲜族传统米糕制作技艺传承人李香丹荣获“吉林大米十大制米工匠”称号,“鸭泉”大米入选“吉林大米十大白金名片”。

根之茂者其实遂。延边大米获得的这一系列硕果殊荣,源于产业链条的良性发展与协同进化。

延边地处北纬42度世界黄金水稻带,坐拥东北黑土地与长白山生态核心区双重优势——土壤由千年腐殖土与火山灰沉积而成,富含铁、硒等天然微量元素,为稻米注入了独特的营养价值。这里四季分明,光照与积温充足,昼夜温差常年超10℃,让稻米在生长周期中积累了丰富的干物质,颗粒饱满晶莹,蒸煮后香气纯正、口感弹牙。

好品质夯实了延边大米走向高端市场的基底,延边稻农则在代代传承中将这一基因优势进一步提质升级为产业优势。

在吉林众鑫绿色米业集团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新研发的胚芽米生产线正在高速运转。“我们与吉林大学、延边大学合作研发的胚芽米,胚芽保留率达25%,是普通大米的5倍。”据企业负责人介绍,这款产品凭借更高营养价值,在高端市场实现超50%的溢价。

加工端的升级,让延边大米产业形成集群效应。全州27家入统大米加工企业日加工能力从3000吨提升至4800吨,研发出的有机大米、蟹田大米、胚芽米等特色产品,凭借差异化优势打开更广阔的市场。每年,有5万吨优质中高端延边大米销往北京、上海、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其中北京占比24.7%、浙江占比23.4%,并远销日本、韩国等国家。延边大米每公斤售价也从十年前的5—10元跃升至12—25元,实现了“好米卖好价”的品牌价值提升。

如今的延边大米,不仅被市场认可,更有“标准”背书。从《延边大米地理标志产品质量标准》发布,到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申请并获受理,目前,延边大米已形成48个企业品牌、109个产品品牌的矩阵,25款分级分类认证产品占全省总数的12.5%,跻身吉林大米中高端市场核心阵营。

如果说餐桌上的饭香“外溢”了延边大米的品牌价值,那么,非遗技艺则为延边大米注入了更为丰富的品牌内涵。李香丹用双手赋予米粒温度,以延边大米粉为主原料,做出颜值与美味兼具的精美点心,不仅在本地延长了大米产业链,还在国际料理大赛中两次折桂,将延边大米的文化价值与品牌形象传播到了海外。

从黑土地上的优质稻谷,到消费者餐桌上的美味主食,再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匠心之作,延边大米实现了从普通农产品到地域名品牌的华丽转身,构建起从种植到销售的全链条发展体系。数据显示,目前,我州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50万亩,年产量达23万吨,“吉粳81”“稻花香系列”等优质品种在珲春、和龙、龙井等稻区规模化种植;有25户入统水稻加工企业和种植户之间采取了“企业+农户+订单”的合作模式,让种植户分享到产业链收益。

近日,又有12家延边大米企业与销售区建立合作意向,延边大米的市场版图再一次拓宽,延边大米从“区域名品”向“全国知名品牌”跨越的步伐正在加速。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玉敏

当前位置: 首页 > 延边新闻 > 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