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助推延边高质量发展——记长珲城际铁路开通十周年
2025-09-23 来源:延边新闻网

今年是长珲城际铁路通车十周年。这条被誉为“东北最美高铁”的线路,不仅重塑了东北地区的交通格局,更为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十年间,它描绘出边疆城市从交通边缘迈向繁荣发展的壮丽画卷。

织密交通网络,架起高质量发展桥梁

2015年9月20日,全长471公里的长珲城际铁路全线通车,我州的延吉、珲春、敦化、图们、安图等县(市)迈入高铁时代,打破了长期以来的区域交通瓶颈。此前,我州与长春市、吉林市等核心城市仅靠公路和普通铁路连接,单程通常就需要6小时以上,且班次稀少,人员往来、物资流通、文化交流等方面颇受限制。长珲城际铁路通车后,将延边州纳入了沈阳4小时、长春2小时、吉林1小时高铁圈,有效带动了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蓬勃发展。

长珲城际铁路开通前,受运输时效限制,珲春帝王蟹年销量有限,且多局限于东北地区;高铁开通后,鲜活帝王蟹通过“高铁冷链+直达运输”,4小时内可送达长春、沈阳等省会城市,8小时到达北京等城市。今年1月—8月,通过长珲城际铁路已运输帝王蟹近200吨,助力珲春帝王蟹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高铁让珲春的发展潜力具象化,我果断选择在此投资。”珲春海鲜深加工企业一位负责人高兴地说。长珲城际铁路开通后,时空压缩效应凸显,大大改善了以往因漫长旅途让投资者却步的状况,延边成为投资热土。十年间,延吉车务段管内累计发送旅客8700余万人次,见证了交通便捷化对区域动能的激活。

优化运营模式,实现“公交化”便捷出行

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十年间,长珲城际铁路不断优化运营方案,不仅加密了沿线核心城市的班次,确保高频次列车运行,应对高峰期客流压力,还逐步拓展了跨区域线路覆盖范围,使高铁网络辐射面更广。

长珲城际铁路列车数量从最初的45趟增至如今的92趟,并新增了白城、太原等方向的跨区域列车,极大便利了沿线居民的旅游出行、探亲访友等活动,提升了居民生活质量,促进了沿线地区的经济繁荣与文化深度融合。

“以前错过火车就只能等次日,现在像坐公交一样,随时能出发,想去白城看草原、去沈阳访古城,买张高铁票当天就能走,出门太方便了。”旅客金女士感慨道。

激活经济引擎,打造跨区域旅游圈

长珲城际铁路不仅将沿线珲春、图们、延吉等地的旅游资源串联起来,更将原本分散的景点“串珠成链”,打造出“黄金旅游线”,还打通了吉林省东部冰雪资源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冰雪经济的联动通道,形成“长白山、延吉、珲春、哈尔滨”冰雪旅游环线模式。

以往游客前往长白山需单独规划行程,如今可实现“长春乘高铁至延吉体验朝鲜族冰雪民俗,再赴长白山滑雪,转乘高铁至哈尔滨观赏冰雪大世界”的跨省份无缝旅游,有效推动东北冰雪旅游从“单点热门”向“全域联动”升级。

今年前8个月,延边州接待国内游客4727.21万人次,旅游接待人次增速远超同期全国地级城市旅游平均增速,成为东北地级城市旅游经济的标杆。

擦亮服务名片,打造温暖旅途

为了让广大旅客出行更美好,延吉车务段深耕服务品牌建设,依托延吉西站“金达莱之约”、珲春站“石榴花”、敦化站“德之馨”等服务团队,为旅客提供出行咨询、重点帮扶、失物查找、旅游攻略推荐等全方位服务。

作为重要窗口的延吉西站,辐射延吉、龙井、和龙三地,其“金达莱之约”民俗温馨服务团队整理的“四语服务手册”“延边旅游攻略”,详细标注了热门景点的高铁接驳路线、游玩时长及特色体验,成为旅客出行指南。节假日期间,车站还组织民俗表演、特色美食品鉴等活动,丰富旅客文化体验。

十年间,延吉车务段管内各高铁站累计为旅客做好人好事数万件,帮助找回失物价值40余万元,收到锦旗500余面、表扬工单5000余件,用实际行动将“东北最美高铁”打造成中国铁路的亮丽名片。

“走”过十年,长珲城际铁路早已不是简单的“交通工具”,而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战略纽带”。它以速度打破壁垒、以网络连接机遇,让“冷资源”迸发“热活力”,在拉动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改善民生福祉等方面持续释放红利,为我州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兰瑛婕

当前位置: 首页 > 延边新闻 >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