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今年以来,龙井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民生领域薄弱环节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提升社会保障服务等方面精准发力,扎实推进各项民生事业发展,切实将“民之所盼”化为“民之所赞”,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市民。
10月28日,记者随全州民生实事集中采访团深入龙井市,亲身感受民生实事带来的温暖变化,记录下一个个充满获得感的幸福故事。
聚焦“出行难” 畅通“民心路”
深秋的龙井,空气中已带着几分寒意,但暖阳却洒满水岸人家小区西侧道路崭新的柏油路面上。正要驾车出行的市民姜女士脸上洋溢着舒心的笑容:“这条路通了,心里也亮堂了。再也不用为了一条破旧的‘断头路’绕行一大圈了。”
这条长期未能打通的“断头路”,犹如城市肌体中的一道“梗阻”,给周边居民出行带来极大不便。今年5月,龙井市住建局将其纳入民生实事重点项目,对水岸人家小区西侧及秀水湾小区东侧道路进行升级改造。同年8月末,随着最后一段围挡拆除,项目全面完工,彻底解决了周边居民的出行难题。

一条路的贯通,优化的不仅是片区的交通微循环,更是政府与市民的“连心桥”。它改善了交通效率,提升了城市品质,激活了周边商业活力,成为龙井市开展市容市貌整治、提升居民幸福感的生动实践。
在推进城市道路升级改造的同时,乡村道路的安全防护同样牵动人心。如今,龙井市东盛涌镇龙山——新光公路上那些邻接田地、陡坡的险要路段,已被一道道绿色护栏牢牢守护,在岔路口、急转弯处,醒目的交通标志牌清晰矗立,如同无声的“安全员”,日夜指引着车辆与行人有序通行。
“这条道路不仅是连接市区与东盛涌镇的主要通道,也是通往良田百世运动假日景区的重要道路。”龙井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张亮介绍,由于道路年久失修,安全防护设施缺失,此前交通事故时有发生。为消除隐患,市政府积极争取资金,实施了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乡道)项目。工程覆盖德新乡、三合镇、东盛涌镇境内的7条路线,总里程20公里,重点增设了护栏、单柱标志、道口标柱等交通安全设施。目前,20公里安防工程已全部完工,正稳步推进竣工验收工作。
道路通则百业兴。这项民生工程带来的不仅是安全与便利,更是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和发展机遇。它增强了道路安全防护能力,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观光,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保障。
更新“生命线” 筑牢“安全网”
城市发展,基础为先。地下管网作为城市的“生命线”,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底线。近年来,龙井市持续开展城市更新行动,聚焦市政基础设施短板,精耕细作,持续完善城市功能。
“过去每天只有几个时间段供水,冬天更是经常停水,天天都得储存水。”回想起过去“水荒”的日子,梨园街道维新社区居民杨利权连连摇头。而如今,随着自来水改造项目竣工,拧开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哗哗”流出,极大提升了居民的生活便利。

据介绍,龙井市城乡接合部的很多区域处于供水管网末端,水压不足、管道老化等问题长期困扰着当地居民。今年初,龙井市住建局分批实施了维新社区三峰洞自来水改造工程及梨园街道凤林社区、维新社区自来水改造工程,通过延伸铺设新供水管网、增设加压泵站等一揽子措施,彻底解决了困扰居民多年的饮水难题。目前,3个社区7个居民小组的自来水改造工作全部完成,惠及居民532户。“现在水质好了,水压也足了,再也不用为用水发愁了!”杨利权脸上写满舒心,“这水啊,甜到了心里头。”
在保障供水的同时,龙井市同步推进燃气、供热等地下管网的更新改造。去年以来,龙井市住建局紧扣城市更新“两重”项目政策导向,积极谋划并实施了覆盖老城、河西片区的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项目,对全市范围内老旧的燃气设施及供热、供水管网进行了系统性改造,从源头上消除运行隐患,全面提升市政基础设施的保障能力。
目前,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燃气设施改造全面竣工,供热与供水主干管线也已更新完成并投入使用,路面恢复工作正在加紧收尾。待项目全部完工,将从根本上消除燃气安全风险,显著增强供热与供水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切实守护好千家万户的温暖灶火与安宁生活。
织密“保障网”提升“幸福感”
龙井市的民生答卷,不仅书写在广阔的大地上,也体现在细致入微的保障制度和暖心服务中。
“芦大娘,用手机扫一下这个二维码,就能看到高龄津贴的申领条件和流程,不用大老远跑到社区咨询了。”在梨园街道梨园社区,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高颖正耐心地为老人讲解政策。93岁的芦明玉老人领到200元高龄津贴后,笑着说:“这项服务真方便,感谢国家的好政策,我们老年人的生活越来越幸福了。”

今年以来,龙井市扎实做好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发放工作,让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为了将这份关怀精准送达,各街道社区工作人员主动上门,为行动不便或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办理资格认证和申领手续,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高颖介绍:“作为基层服务单位,我们一直聚焦高龄津贴政策宣传‘最后一米’问题,通过张贴专属服务码,引导居民登录‘梨小二’智慧治理平台了解相关政策信息,让居民‘码’上知晓、便捷办理。目前,辖区内符合条件的老年人都已顺利享受高龄津贴,做到了应享尽享、不漏一人。”
2025年我省出台《关于优化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医疗和生育保障有关政策的通知》,将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等五类群体(以下统称灵活就业人员)全部纳入生育保险覆盖范围。根据政策,符合规定的住院分娩医疗费用100%报销,产前检查费用报销1300元,灵活就业人员生育后可领取98天生育津贴。“灵活就业人员在我省参加职工(生育)医保连续缴费满12个月,就可以申领生育津贴待遇。”龙井市卫生健康和医疗保障局副主任金春梅表示,将全面推动政策落地落实,为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
细微之处见真章,点滴变化惠民生。从一条路的畅通到一管水的安心,从守护银发的津贴到保障新生的保险……龙井市这些看似独立的民生工程,共同编织成一张日益密实的保障网,网住百姓忧乐,托举民生幸福。龙井市将持续以实绩作答,将一件件实事、一项项政策,化为具体的“民之所赞”,让幸福城市的底色更加温暖亮丽。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爱丽/文 金由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