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延边州商务局了解到,今年前三季度,全州网络零售额实现146.6亿元,同比增长12.47%,占比全省16.25%,总量位列全省第三;预计全州跨境电商贸易额58.77亿元,同比增长30.6%;预计外贸进出口完成240.8亿元,同比增长11.6%,占全省比重21%。
跨境电商的裂变式增长,谱写了延边州对外开放的新篇章。
创新模式激活市场潜能
以旅游和民俗文化而闻名的延边,将边疆的地理位置转化为电商开放的前沿,用一根网线连接世界,电商的蓬勃发展早已融进市井烟火。
“一周来一次,一次够七天。”这一亲民的商超宣传口号,延吉市民颇为熟悉。在延边大学商圈、金达莱广场、烟集街等人员密集的区域,够七天仓储卖场正通过全新的营销方式,推动着跨境电子商务的健康有序发展。
10月29日傍晚时分,住在烟集街一带的居民纷纷走进这家卖场,挑选着几天内家里的吃喝用品。“我每次都把一周要吃的蔬菜、水果、零食置办齐全,其中包括一些韩国的商品,价格还是很实惠的。”金女士在精打细算中,把一家人的食材准备得妥妥当当。
“够七天”模式是对传统零售业的一次根本性变革。在这些卖场,创新使用了“会员价=进货价”的模式,盈利模式则是通过收取会员费来实现持续经营,不赚取商品差价。延边友进玛特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磊介绍:“自2024年实行这一改革后,如今会员已达到3万余人,每个月都会有一两千名新会员加入,销售额也实现了稳步增长。”
基于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对未来零售模式的深刻洞察,该企业采用仓储式运营,减少了装修与过度服务成本,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拓展销售路径。通过抖音直播、线上团购、参与“中甲”“延超”票根联动等,积极创新了消费业态。
新动能激发市场新活力
今年6月,随着珲春谊诚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申报的一批出口电子产品在珲春综保区顺利通关,吉林省跨境电商“1210”保税出口业务规模正式突破1亿元,为跨境电商新业态快速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敦化,大德创客园的服务项目独具特色,在跨境电商平台建设、培训等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吉林敖东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等医药企业及一些木制品企业,把跨境电商做得风生水起。
汪清县的农村电商一直开展得红红火火,近年来涌现出了为人们所熟知的多位网络达人。每天晚上8点,汪清县东光镇新兴村,在50多万粉丝的期待中,返乡创业的杨雪琴继续着她的直播“唠嗑”。5年来,她借力短视频平台,帮乡亲们卖出了大批量的本地农产品。
在“新规则重塑、新生态构建”的历史性关键节点,今年7月末,第五届中国新电商大会暨主论坛在延边州举行,大会汇聚各方智慧,共同探索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机遇。延边州跨境电商产业作为中国新电商产业高速发展的一个缩影,在大会中精彩亮相,充分展示了创新成果和特色优势。
持续深化跨境电商产业生态建设,加速培育跨境进出口贸易新动能,推动跨境电商与特色产业深度融合,全力打造东北亚跨境电商开放新高地,延边州正在奔向一个又一个新目标的路上稳步前行。
延边晨报全媒体记者 程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