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吉林省第207例、延边州第17例、延吉市第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顺利完成。捐献者孟祥雨,是来自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延边供电公司的“90后”青年职工。

当日,省红十字会捐献服务中心副主任刘艳丽,州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朴日仙专程前往医院看望慰问孟祥雨,并为他颁发了荣誉证书,对他挽救生命、奉献爱心的高尚行为给予了高度赞扬。翌日,当孟祥雨返回延吉市时,延吉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为他举行了简单的迎接仪式,向这位载誉归来的青年表达了热烈的欢迎与最诚挚的慰问。
为生命“增重”点燃生命的火种
1993年出生的孟祥雨,早在大学时期就关注到血液病相关知识,了解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意义,内心早已埋下奉献的种子。2021年,在一次献血活动中,他登记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捐献者。
今年8月末,配型成功的电话,让孟祥雨在激动之余,更感责任重大。他深知,自己即将输送的不仅是造血干细胞,更是一个生命的希望。从那一刻起,体型偏瘦的他每日坚持锻炼,努力加强营养,增重了20斤,更毅然告别了多年的吸烟习惯。这一切努力的背后,都是他最朴素的信念:“我捐出去的细胞越健康,活性越好,患者的康复希望就越大。”
出发前,孟祥雨向单位请假。没想到,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延边供电公司在得知他即将赴长春捐献造血干细胞后,不仅批准假期,更安排同事一路陪同。
许多同事在了解他的善举后,既敬佩又好奇。孟祥雨也借此机会,主动向大家讲解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流程与意义,希望以自身经历打破误解,鼓励更多人加入志愿者的行列,为更多等待配型的患者带去希望。
大爱无声 书信传情
捐献过程中,一封来自受捐者的手写感谢信,让孟祥雨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这次捐献的非凡意义。信中,受捐者激动地写到:“得知病情的那段日子,我对未来曾感到迷茫与不安,作为家中唯一的孩子,我目睹父母的焦虑与不安……是您的出现,像一束光一样温暖我,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更是一份让我重获新生并继续陪伴年迈父母的机会……不知该如何回报。”这封充满真挚情感的信,让孟祥雨动容不已。
随后,孟祥雨也提笔回信,他用温暖而有力的文字鼓励着远方的“亲人”:“用我微弱的力量帮你重生,这同样是我一生的荣幸……不用担心如何报答,生命本就是自由美好,有很多的爱和羁绊编织而成。有人因为你的康复,重新获得了爱人、父母或是朋友,他们心中的喜悦就是我最好的回报。”他还精心准备了一份相册作为礼物,祝愿对方开启人生新篇章,记录未来生命中的每一份美好。
孟祥雨捐赠造血干细胞不仅是一次生命的馈赠,更展现了延边青年主动作为、勇于奉献的时代风采与无私大爱,为延边的爱心事业与精神文明建设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延边晨报全媒体记者 徐蓉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