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一家亲 同心绘就幸福画卷
今年以来,安图县深入贯彻落实州委十二届六中全会精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高质高效推进“五大工程”“十大行动”,全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升级版,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安图大地绚丽绽放。
9月13日,由州委宣传部组织的“民族团结齐奋进 同心共筑中国梦”集中调研采访团来到安图县,感受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
★聚焦“三融” 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路径
“边疆的泉水清又纯,边疆的歌儿暖人心……”在九龙街道安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县委统战部、县侨联、县工商联以及社区正在开展“党建联盟聚合力 情暖中秋践初心”主题活动,辖区群众通过“同唱一首歌、同跳一支舞、同过一个节”的形式共庆佳节。
“近年来,社区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阵地,开展民族特色节庆、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等活动,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九龙街道安北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孙莉说。
近年来,该街道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探索“三融”新路径,以实际行动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
九龙街道党工委书记曾晓辉表示,街道“融汇”多方资源围绕主线开展宣传教育,营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环境;“融情”文化传承“多色彩”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互嵌式发展;“融合”阵地体系“真感情”推动共建共享治理格局,切实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加充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同心浇灌民族团结进步“幸福花”
采访团穿过金灿灿的稻田,抵达了石门镇镜城村。一条宽敞的柏油路连着各家各户,整个村落被鲜花绿植包围,环境优美、空气清新。
镜城村总面积1783公顷,现有人口89户155人,包含汉、朝、满等多个民族。“近年来,镜城村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乡村旅游等方面入手,在村寨整体规划中突出‘融’的理念,全面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省民委派驻镜城村的“第一书记”汪帅说。在省民委的包保帮扶下,该村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实施民族村寨提升工程,推动各民族共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完善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乡村振兴是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抓手。镜城村种植水稻历史悠久,素有“卢城贡米”之美誉。近年来,全村各族群众在石门镇党委、政府的带领下,齐心协力共谋发展,把发展有机水稻作为兴村富民的重要措施,大力探索“专家+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积极打造“百年镜城”大米品牌。村里成立了大成农业综合开发专业合作社,并依托经济开发区农副产品企业优势,整合周边村屯水稻资源,提高水稻精深加工水平和附加值,扩大镜城大米影响力。2023年,全村共种植水稻100公顷,年产优质大米60万公斤,村集体收入达33.43万元。
★“三江之源”展现长白山地区丰富文化底蕴和悠久历史
安图县长白山文化博览城位于明月镇西南部,占地面积6.7万平方米,这里不仅是一个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窗口,更是促进各民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
走进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青铜甬道,甬道全长32米、宽1.8米,以时间顺序铭刻着长白山形成以来的自然人文历史、民俗文化发展等重大事件。深入广场,12面文化浮雕墙环绕“三江之源”主题雕塑,生动地展现了长白山地区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以及那些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
广场中央,“三江之源”主题雕塑雄伟矗立,广场内还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长廊、文化大舞台、碑林、刘建封雕像等,让人们深刻感受到这片土地丰富的文化底蕴。
如今,安图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民族团结氛围浓厚,各族群众的笑容更加灿烂。在新征程上,全县各族人民心手相牵,凝聚团结奋斗合力,助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新成效,共同谱写繁荣发展的和美篇章。
延边晨报全媒体记者 董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