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化市在全州率先开展“课间15分钟”体育活动
打篮球、跳大绳、滑旱冰、踢毽子、玩游戏……从11月18日开始,为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敦化市全面推行义务教育学校“课间15分钟”体育活动,保障中小学生综合体育时间,让学生有更多时间走出教室、走向操场、走进阳光,释放学习压力、享受童真乐趣,努力增强体质,健康快乐地成长。
敦化市是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市,现有39所义务教育学校。为了扎实有效推行义务教育学校“双减”政策,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今年11月初,敦化市教育局下发《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整改实施方案》补充工作要求,决定从11月18日开始,在全市全面推行义务教育学校“课间15分钟”体育活动,即在保证作息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将课间休息时间由原来的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确保学生有足够的“休闲时间”, 多呼吸新鲜空气,享受体育运动的乐趣。
在此基础上,敦化市还继续落实和规范“上下午1小时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跑步、跳绳、踢球等活动,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和技能特长;积极落实每天1节体育课活动,鼓励学生根据兴趣和特长,打破传统班级模式合班或以年级为单位集体开展体育活动课,帮助学生掌握系统科学的体育健康知识,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增强体育教育活动效果,有效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小眼镜”“小胖墩”等健康问题。
正值学校课间时段,记者走进敦化市第一中学校,只见校园操场上的学生有的在踢足球,有的在打篮球,还有的在跑圈操、踢毽子……校园内活力十足、欢声笑语不断。该校校长王保新告诉记者,学校通过大力推行“课间15分钟”制度,为学生搭建起更为多元的课间活动平台。每天上午和下午,学校各开展一次1小时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将体育锻炼和游戏相结合,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锻炼习惯。
敦化市实验小学校的学生周珈羽说:“现在,我有了充足时间去操场上运动,与同学们开心地玩最喜欢的跳皮筋和踢毽子等游戏,每次课间活动后,我都会带着满满的快乐和活力,投入到下一节课的学习中。同时让我深切体会到,在校园里不仅仅有书本和作业,还有欢乐和奔跑,我很喜欢这种全新的课间15分钟活动!”
推行“课间15分钟”和“阳光体育大课间”等综合体育活动,不能只展现形式,更要注重内容,做到形式和内容的有机统一。敦化市实验小学校副校长许传秋介绍说,在开展“大课间”活动过程中,学校坚持“主张随性、但不随便”原则,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气候变化情况,精心划分校园活动区域,设计推荐一系列能体现学校体育特色及适合不同学年学生特点的体育课间活动,如一二年级进行“喊号追人、丢手绢”等活动,三四年级进行“跳房子、打口袋”等活动,五六年级进行“跳大绳、踢毽子”等活动,使每一名学生在“课间15分钟”和“阳光体育大课间”上,都能够自由随性、充分放松。
敦化市教育局局长尹绪辉告诉记者:“下一步,敦化市教育部门将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不断创新课间体育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拓展活动空间,着重发挥各学校体育教师不同专业特长,变过去课间体育固定式教学,为体育教师‘流走式’驻校教学,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技能特长,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体育活动需求,真正实现由‘有课上’到‘上好课’的转变。同时,积极鼓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课间体育活动,让教师从管理者转变为参与者,与学生一起进行活动,增加师生互动,更好发挥出以体育智、以体育心的功能,不断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与体育锻炼协调发展。”
孙思琪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邢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