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提升农作物种业 企业发展质量与活力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为推动我州农作物种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加强种业企业科研项目扶持力度。出台支持种业企业发展扶持政策,对种业企业研发投入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支持,对引进优良品种和先进育种技术的企业或科研机构提供资金补贴。设立种业科研发展基金,为种业企业提供研发、生产等方面资金支持。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联盟,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对国家、省、州支持的科研项目,适当向民营种业企业倾斜。
建立种业企业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推动科研人员到种业企业兼职兼薪、挂职任职,解决种业企业人才需求。完善种业科技人员评价考核机制,加大种业科研成果权益分配的激励力度。支持种业企业密切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设立人才交流项目。
强化服务功能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有实力的种业企业整合资源,扩大规模,提高市场集中度。支持种业企业上市、挂牌融资和再融资,组织企业走出去参加国内外种业展会,举办新品种推介会。搭建种业企业之间以及种业企业与其他相关产业企业之间的合作桥梁,为种业企业创新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技术支持。
积极打造具有延边特色的种业品牌。组织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建立完善的种质资源数据库。建立延边种质资源保护基地,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对延边种质资源进行鉴定、评价和创新,挖掘优异基因。加强对种业企业的宣传,增强消费者对种业企业的认知度和认可度。
提高种业企业和科研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强对新品种的保护,鼓励企业积极申请新品种权,保护育种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对种子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打击假冒伪劣和套牌侵权等违法行为。加强种子市场检查、种子入户倒查、种子质量抽检等工作,维护种子市场秩序。
加强种业技术创新国际交流合作。发挥延边独特区位、人文优势,深化与邻国在科技创新、经贸交流等领域务实合作。鼓励以企业为主体引进国外优势资源、先进技术等,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高效联动。加快种业高质量“走出去”和高水平“引进来”的步伐,提升种业企业国际化竞争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