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延边新闻 > 时政 > 带领村民踏上电商致富路——记省劳动模范、汪清县东光镇满河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带领村民踏上电商致富路——记省劳动模范、汪清县东光镇满河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2025-01-21 09:04:40来源:延边日报

“家人们,欢迎来到直播间。今天带来的产品是我们满河村的黑木耳,胶质厚、色泽好、口感佳、营养丰富,需要的家人们可在购物车下单……”日前,在汪清县东光镇满河村党群服务中心,满河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杨光正面向手机直播镜头,热情地推介家乡的农产品,吸引了众多网友围观订购。

从地头到“云上”,从乡间到直播间。多年来,杨光与时俱进,努力拓宽满河村发展路径,利用网络“高速公路”,带领村民大力发展电商产业,让家乡的农产品乘“云”出山,帮助村民增收致富,用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澎湃动力。

今年37岁的杨光出生在满河村,长大后离开家乡到外地务工。在外打拼多年的他,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心中始终怀揣着一个梦想,那就是有朝一日回乡创业,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2011年,在外开阔了眼界的杨光回到家乡,他根据汪清县独特的自然环境优势,干起了木耳种植。

杨光头脑灵活、踏实肯干,很快将自家的木耳打理得有模有样。村里谁家有了困难,他总是热心帮忙,乡亲们对这个能力强、仁义又实在的年轻人很信服。2013年,杨光被推选为满河村村委会主任,2020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乡亲们选我当村干部,是对我的信任,我一定得好好干,不辜负大家的信任。”杨光说。

2016年,由于建设西大坡水库,满河村大部分土地被征收,大部分村民因征地被安置在汪清县城里。村民一直以来以种地为生,突然之间面临着无地可种的境况,不禁对未来感到迷茫。作为村干部,杨光日思夜想,想为村民未来发展找到一条合适的出路。2017年,汪清县东光镇党委、政府鼓励农村发展电商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杨光觉得这是一个时机,可以帮助满河村走出一条新的发展之路。在经过多方了解后,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杨光和村班子成员、驻村工作队谈了自己的想法,大家一拍即合,并向包保单位汪清县民宗局协调了一套直播设备。2018年1月,满河村党支部成立了村内的第一家淘宝店——“驻村兄弟连”,从此走上一条靠电商发展致富的道路。

万事开头难。由于不懂相关的专业技术,一开始店铺没有什么生意。2019年9月,汪清县委、县政府举办了木耳节,邀请了国家级媒体前来宣传助阵。杨光得知消息后,抓住机会,提前谋划,让村里的网店借此“出圈”。店铺当月销售额就突破了1万元,从此步入了正轨。

村内第一个网店有了起色后,杨光动员全村村民加入到电商行列中来。“每天坐在手机前就能卖出去东西挣到钱,有这么容易的事儿?”起初,村民都对做电商抱着怀疑的态度。杨光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向大家讲解做电商的好处。在他的帮助下,村民姜风海率先开设了网店,销售自家的木耳、蜂蜜等农产品,去年销售额达100多万元。

看到姜风海干得红红火火,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电商销售的行列。为了帮助村民提升运营技术,杨光多次组织满河村党员干部参加州、县、镇电商培训,并在东光镇党委的帮助下,邀请阿里巴巴驻汪清乡村振兴特派员到村里授课,提供技术指导和推介平台。经过几年的发展,如今,满河村电商初具规模,全村淘宝店铺达32家,其中钻石级淘宝店5家、年销售10万元以上的店铺1家,村里每天都会有10多场直播,村民增收的路子越走越宽。

劳动创造幸福,奋斗铸就伟大。多年来,杨光凭借刻苦耐劳、敢想敢干的劳动精神,带领村民辛勤致富,为小山村插上了电商“翅膀”。谈及未来,他表示,将继续脚踏实地、奋力前行,让家乡的农特产品更好地通过网络销往全国各地,为村民增加收入、过上更好的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秦 羽

来源:延边日报
初审:
齐艳红
复审:
李思文
终审:
王军
 
扫描二维码分享朋友圈
版权信息:如需转载,请您必须注明信息来源《延边新闻网》
  • 点击量排行
  • 时政
  • 经济
  • 社会
  • 国内

延边新闻网举报电话: 0433-2518770   E-mail:2381244096@qq.com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号 邮编:13300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2120180019
吉ICP备09000490号-3吉公网安备 22240102000346号
© 2007- 延边新闻网 版权所有

微信公众号
延边网

延边新闻网
手机端

新浪微博
延边新闻网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号

邮编:133000

电话:0433-2518770

邮箱:238124409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