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企业激活发展“动力源”
近年来,龙井市不断通过政策引导、优化发展环境、精准服务等手段,辛勤浇灌“科技之花”,积极培育“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使其成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动机”,为龙井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新活力。
走进中合绿色新能源(吉林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自动化的生产线,来自机械厂家的技术人员正在忙着调试生产线。“厂区内现在有7条高性能复合材料纤维筋的生产线,预计3月中旬投入生产,年内可实现1万吨的纤维筋产量,产值1亿元。”中合绿色新能源(吉林省)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延龙表示,公司成立于2023年3月,是一家负责运营IO-WGCA国际组织世界绿色气候机构的国际认证IGC项目的公司。厂区位于龙井边合区,主要负责高性能复合材料纤维筋的生产和销售。“纤维筋作为钢筋的替代品,具有无锈蚀、抗拉强度高、抗振动能力强、轻便、耐高温、运输成本低、价格低廉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机场、高铁、水利、海洋等工程的建设当中。”郭延龙告诉记者,纤维筋的原材料为玻璃纤维,较传统钢筋生产更为节省资源,也更为环保。
记者看到,在生产线的起始点,成捆的玻璃纤维被整齐地放置在装载架上,一缕缕玻璃纤维被机器均匀地分成4捆,然后经过树脂等胶质液体的充分浸泡后被捆绑成“钢筋”模样,随后再经由烤箱热固化、剪裁等一系列工序,最终加工成更为环保的纤维筋。“在厂房建设过程中,龙井市委、市政府给予了企业很多帮助,帮我们解决了厂房选址、项目环评、取暖、配电、消防等方面的问题,让企业有了发展壮大的信心。未来三年,我们还将继续扩大生产,建设二期、三期工程,将产能提升到年产量5万吨。”郭延龙介绍道。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在龙井边合区,一支针对固体废物堆积体安全、环保研发应用服务的专业研发队伍扎根于此。“企业主要经营领域是针对非煤矿山的固废堆积体,包括化工、尾矿库、垃圾场、赤泥库等堆积体的降低浸润线及坝体稳定加固技术、尾砂脱水堆筑坝体技术等服务。”吉林省华冶环境治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恒军表示,公司服务范围涵盖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市,以及塞尔维亚、塔吉克斯坦、刚果(金)、澳大利亚等国家,拥有焊接机器人、PE管生产线、喷漆流水线、激光切割机等先进生产设备,是中国第一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专注于固体废物堆积体安全、环保研发应用服务的专业公司。2019年9月,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2021年8月,被认定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24年,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345万元。“近日,参加完省委常委、州委书记胡家福主持召开的延边州中小微企业发展座谈会,更提振了企业发展信心,下一步,我们将努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延边经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李恒军说。
一个个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一项项重点项目加快建设,龙井市正积极聚焦“专精特新”发展,创新工作举措,聚集优质资源要素,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坚持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之路,为龙井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延边晨报全媒体记者 许艳梅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