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膜经济成安图农民增收新引擎
安图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产业,使棚膜经济成为村民增收新引擎。
眼下春光正好,走进松江镇文昌村榆黄蘑温室大棚,层层叠叠的菌包上,一朵朵榆黄蘑犹如一把把金色小伞,紧紧地挤靠在一起,长势喜人。“3栋大棚一共有3万多个菌包,现在正是高价期,每公斤批发价10元至12元,收入很可观。”大棚负责人徐洪琴说。
为实现土地高效利用,2016年,文昌村建设5栋现代化温室大棚,打破季节与气候对传统种植的限制,为农作物生产争取了更多时间。2019年起,文昌村开始尝试种植菌类,为村集体和村民带来了收益。今年,文昌村3栋大棚种植榆黄蘑、2栋大棚种植平菇,预计每栋大棚收入6万余元。头茬榆黄蘑现已进入丰产期,村民正分批采摘,实现榆黄蘑错峰上市。
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助推吉林省“百万亩棚室建设工程”,安图县各乡镇深挖土地与气候资源潜力,将棚膜经济作为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以及保障和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的重要抓手,使其逐步发展成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亮点。截至目前,安图县有在田生产标准化种植大棚960栋、超7公顷,种植涵盖山野菜、果蔬、食用菌等多种农特产品,棚膜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葛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