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中级人民法院借助改革动力,全面推进数字法院建设应用——以信息技术赋能审判执行
近年来,州中级人民法院借助多项改革试点契机,全面推进数字法院建设应用,以信息技术赋能审判执行,多项工作成果落地开花,推动审判执行业务和审判管理水平更加规范化、精细化、现代化。
深挖潜力、变革创新,迸发队伍内生动力
在书记员集约化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优化司法资源配置,纾解法官事务性工作繁杂的压力?2023年3月,该院紧扣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改革工作要求,科学准确剥离审判辅助事务与审判核心事务,将民事、行政案件事务性工作全部纳入集约化办理。
为确保事务性工作办理规范有序、数据安全留痕、全程监管到位,该院细化审判流程,制定事务性工作清单,配合操作规程研发“审务e协同系统”,全力推动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改革,实现“线下跑”到“线上办”转变,确保人员全集中、业务全覆盖、流程全贯通。该院的相关改革经验入选2022年度智慧法院典型案例和中国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审务e协同系统”荣获2023年度人民法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23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法院创新案例、2023年度电子政务典型案例。
该院在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运行期间,广泛听取法官建议,积极探索拓宽集约化边界。2023年11月,该院积极争取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试点,立足信息化经验基础和集约化工作现状,以电子卷宗智能化应用为重要支撑,开展电子卷宗编目提级管理工作。通过提级编目系统,将基层法院的编目工作汇聚并由州中级人民法院统一调配完成,实现电子卷宗编目集约化、规范化、标准化,进一步深化了无纸化办案程度。此举真正实现了全州法院电子卷宗材料命名规则的统一,电子卷宗的易用性得到进一步提升。
明确权责、聚焦监管,规范审判监督权力
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2024年3月以来,该院聚焦提高案件质量,强化院庭长监管职责,自主设计研发“案件质量监管平台”。围绕案件办理程序和裁判文书内容,打通案件质量监管线上办理流程节点,将院庭长监管与案件评查功能深度融合,打造多角度立体化监管体系,切实提升工作效率。推动形成智能化、立体化、科学化、精细化的审判权力运行监督管理机制,让“案件质量监管平台”成为平衡有序放权和有效监管的“良方”,推进法律适用统一和办案质效提升,实现案件在提高质与效上的“双向奔赴”。“案件质量监管平台”荣获2024年政务网站精品栏目、2024年政务网站智能化建设智慧法院创新案例,并在2024年政务网站精品栏目建设和管理经验交流大会上作经验介绍。
联动配合、协同高效,汇聚执行工作合力
如何在“总对总”“点对点”网络执行查控基础功能上,进一步突破被执行人难找、被执行财产难查、协助执行难求的桎梏?该院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以数字法院建设为依托,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和法院业务深度融合。为切实解决执行难题,及时兑现当事人胜诉权益,创新应用执行“E联办”平台,构建党委领导、政法委协调、人大监督、政府支持、法院发起、多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高效协同工作机制,有效破解了“查人找物”“封冻扣划”等制约执行工作发展的源头性、根本性问题,形成执行查控线上办理、节点流转全程留痕、业务办理动态监管、平台对接全面覆盖的综合执行联动模式。该院的执行“E联办”平台荣获2024年度人民法院科技成果(科技创新成果类)二等奖。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