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州农技部门为水稻种植提供科学指导
当前,正值水稻育苗的关键时期。为确保春耕生产顺利推进,进一步提升水稻产量与质量,我州农技部门紧密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精心制定并发布详细的水稻种植技术指导意见,为广大农户提供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撑。
在苗床土的选择上,我州农技专家建议优先选用疏松、透气性良好且保水保肥能力较强的壤土或砂壤土。应避免使用黏性过重或沙性过强的土壤,以防对秧苗根系发育产生不利影响。山皮土、旱田土等有机质含量高、无除草剂残留且草籽较少的土壤是较为理想的选择。通常情况下,每百平米苗床需准备约3立方米的苗床土。
选种及种子处理环节同样不容忽视。农户应挑选熟期适宜、高产稳产且具备较强抗逆性的品种,可参考《吉林省2025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进行选择。播种前,需认真做好晒种、包衣、浸种和催芽等工作。浸种前,将种子在育苗棚内晾晒2至3天,有助于增强种子活力。浸种时,可选用咪鲜胺等药剂,并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避免影响出芽率;也可采用种衣剂或生物菌剂进行拌种。浸种后的种子需置于30至32℃的湿润环境中催芽,待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
播种时机的把握至关重要。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在5℃时,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开展播种工作,同时提倡稀播育壮秧。在采用钵盘育秧与机械插秧技术时,平盘机插苗每盘播种量宜控制在80至100克,钵型毯状苗每盘为70至90克,抛秧盘每穴应保证有3至5粒种子。
苗床的水分与温度管理对秧苗的健康生长起着决定性作用。浇透底水后,在2叶期前应尽量减少浇水次数。若出现早晚叶尖不吐水等缺水现象,应在清晨或傍晚一次性浇足水分,但需避免大水漫灌以及使用冷水浇苗,并及时进行通风炼苗。在插秧前2至3天,应保持秧苗根部偏干;若秧苗盘根状况不佳,可在插秧前4至5天冲施促生根调节剂。在温度管理方面,出苗前后棚内温度应控制在30至32℃,1叶1心期为25至30℃,2叶1心期保持在20至25℃。在2叶1心至移栽期,需依据苗情和天气等因素灵活调整通风,合理控制棚内温度。若遇0℃以下低温,要及时覆盖无纺布等地膜,做好保温防冻工作。
我州农技部门呼吁广大农户,严格按照指导意见,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科学开展水稻种植,为今年农业生产取得良好收成奠定坚实基础。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牛泽刚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