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延边新闻 > 经济 > 汪清县人民法院创新构建多元解纷机制,推动县域矛盾纠纷化解取得显著成效——​“法院+N”绘就社会治理新“枫”景

汪清县人民法院创新构建多元解纷机制,推动县域矛盾纠纷化解取得显著成效——​“法院+N”绘就社会治理新“枫”景

2025-04-24 11:09:14来源:

近年来,汪清县人民法院紧紧围绕“一站式、集约化、专业化”多元解纷目标,积极探索实践,深度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构建“法院 + N”综治联动新机制,不断丰富新时代“枫桥经验”内涵,推动县域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取得显著成效。

整合资源 筑牢“一站式”解纷机制

汪清县人民法院将“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建设摆在突出位置,选派精英诉讼服务团队入驻县综治中心。按照1:1:1标准,由经验丰富的法官、书记员、调解员组建团队,在综治中心设立诉讼服务窗口与速裁快审法庭,将诉前调解、立案服务、法律咨询等功能整合至诉讼服务窗口,构建起“诉前调解、立案、速裁快审”一体化的“一站式”解纷体系。

为实现案件高效分流,汪清县人民法院依据案件事实、法律适用和社会影响等因素,制定清晰明确的分流标准。事实清晰、争议不大的案件,快速进入调解程序,调解成功即予以司法确认;调解不成则及时转入诉讼程序,由法官开展速裁快审。疑难复杂案件立案后移送至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进行精细化审理。

同时,汪清县人民法院依托综治中心平台,与60家基层单位、123家特邀调解组织及各村屯(社区)人民调解组织实现诉调对接,采用“诉前调解 + 司法确认”方式实质性化解纠纷,打造“社会调解优先、法院诉讼断后”的递进式矛盾纠纷分层过滤体系。面对复杂矛盾,及时启动联调工作机制,合力打造“一站式”服务模式,切实做到让群众“只跑一次、只进一门”。

协同联动 打造“集约化”解纷模式

汪清县人民法院充分运用“府院联动”机制,联合行业调解与专业调解力量,通过联席会议、工作协调会议等形式,构建“法院+工商联+总工会+N”的矛盾纠纷诉调对接工作模式。建立健全联络机制,与联动单位实现当事人信息互通共享,并定期开展案例分享、交流研讨活动,提升行业调解能力。

汪清县人民法院积极创建25个“无诉社区”“无诉村屯”试点。依托“法官惠客室”“法官议事堂”平台,借助楼栋长、网格员、“法律明白人”队伍以及法治副书记、网格干警的力量,通过社区走访排查、法官社区坐班等方式,对社区内矛盾纠纷进行“一站式”“一揽子”调处。

此外,汪清县人民法院依托“人民调解平台”“移动微法院”等智慧法院应用,打破时空限制,方便当事人进行网上立案、在线调解等诉讼活动。充分发挥“E 联办”平台效能,将协查触角延伸至基层站所。该平台覆盖全县8镇1乡3街道及32家成员单位,法院向相关单位发送信息协查请求,各联动单位及时反馈,实现信息实时共享。自平台应用以来,每案查控时间节省5小时以上,工作效率提升50%以上,工作成本下降70%以上。

优化保障 锻造“专业化”解纷队伍

汪清县人民法院围绕调解技能、司法心理学、法律业务知识等内容,定期组织法官、书记员、调解员开展专业培训,通过调解员“老带新”模式,促进法院干警技能提升与能力互补。

汪清县人民法院与各调解组织和联动部门共同制定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工作流程和规范,明确流转及诉讼对接程序和时限,强化诉调统筹衔接。通过建立调解工作群,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交流方式,为各调解组织提供法律帮助和司法支持,持续提升县域调解队伍的业务素质与服务水平。

为确保调解工作公正、规范,汪清县人民法院设立专门监督小组,定期对调解程序、人员公正性、法律适用等方面进行审查监督。在汪清县综治中心设置意见箱,鼓励当事人提出意见建议。汪清县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反馈,持续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和实体化运行,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静波

来源:
初审:
齐艳红
复审:
李思文
终审:
王军
 
扫描二维码分享朋友圈
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转载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即刻删除
  • 点击量排行
  • 时政
  • 经济
  • 社会
  • 国内

延边新闻网举报电话: 0433-2518770   E-mail:2381244096@qq.com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号 邮编:13300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2120180019
吉ICP备09000490号-3吉公网安备 22240102000346号
© 2007- 延边新闻网 版权所有

微信公众号
延边网

延边新闻网
手机端

新浪微博
延边新闻网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号

邮编:133000

电话:0433-2518770

邮箱:238124409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