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英雄事迹 弘扬爱国精神——走进吴大澂收复国土纪念馆
4月25日,备受瞩目的吴大澂收复国土纪念馆开馆。连日来,珲春市社会各界人士纷纷走进吴大澂收复国土纪念馆参观,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走进吴大澂收复国土纪念馆,入口处两侧的浮雕分别为“山河寸心”“绩铭东陲”,小广场上的吴大澂铜像,左手紧握西洋望远镜,右手背在身后凝神站立,定格了他在1886年踏勘东北边疆的经典瞬间,昭示着“一寸山河尽寸心”的外交决心。
占地面积5230平方米、院内面积375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展陈面积约870平方米的吴大澂收复国土纪念馆在复建的珲春副都统衙门的基础上进行布展,为仿清代风格、五进式院落。馆内共分为五个单元,其中,边事日艰临危受命赴吉林、加强边防整军经武筑牢屏障、募民兴边开垦良田远近归心、守边卫国寸土必争力挽主权等四个单元为主题展;第五单元为书画专题展,陈列的丰富历史资料,生动再现了吴大澂的英雄事迹。
清朝光绪年间,时任钦差会办北洋事宜大臣、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的吴大澂临危受命,两次奔赴吉林与时任珲春副都统依克唐阿等爱国将领实边固防、筑牢屏障,收回了珲春黑顶子地方、争得图们江出海权,捍卫了国家权益和民族尊严。特别是他冒着侵犯清王朝祖制的风险废除封禁,招垦实边、兴军固防,开创了近代东北开发建设的先河。这段历史,真切地发生在珲春这片土地上,也是吴大澂收复国土纪念馆选址的意义所在。纪念馆不仅为研究吴大澂和中国近代边疆史提供了重要平台,也将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激励广大民众铭记历史、热爱祖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市民马永在参观吴大澂收复国土纪念馆后感慨地说,这里的每一件展品、每一幅图片、每一段文字,都让他进一步了解了吴大澂的爱国情怀,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性,激励和鞭策他用坚守和奉献、用苦干和实干、用热血和智慧守护边关、建设家乡。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相恒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