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延边新闻 > 时政 > 谋篇布局 再谱华章——全州各部门擘画发展新蓝图

谋篇布局 再谱华章——全州各部门擘画发展新蓝图

2025-07-18 09:48:37来源:延边新闻网

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2015年7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延边视察,为延边加快发展指明了方向,成为延边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源泉。

十年来,延边州发改系统全面落实州委、州政府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发展、铸牢、民生、生态、安全”五件大事,稳扎稳打、开拓进取,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贡献了力量。

2025年,既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发展的谋篇布局之年。延边州将继续秉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朝着跨越赶超的目标奋勇前行。

在经济建设方面,延边州将全力聚焦扩大有效投资,为高质量发展夯实根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坚定不移以实体经济为主体,以制造业为支柱,推动重点产业实现全链条、矩阵式、集群化发展,积极构建具有延边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产业竞争力。

开放合作是延边发展的重要引擎。延边州将主动对接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全力落实新一轮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规划。加快推进延吉—长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珲春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等主体功能区建设,抓好双目峰口岸、圈河口岸专用道路等开放通道基础设施项目。

民生福祉始终是延边发展的根本落脚点。延边州将坚持“民生为本”,统筹推进社会事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各项民生工程。从教育、医疗、就业等百姓关切的领域入手,切实增强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展望未来,延边州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务实的举措,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十五五”实现良好开局奠定坚实基础,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延边新篇章。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玉敏  

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十年来,延边州工信系统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主动担当作为,全力攻克艰难险阻,全州新型工业化建设稳步推进。

全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引入先进工艺,装备制造、矿产加工、特色食品等传统产业竞争力大幅提升。亚联机械的连续平压机制造技术打破国际封锁,翰丰矿业、可喜安生物科技等企业茁壮成长。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医药产业发展迅猛,产值接近百亿规模;电子信息、海产品加工、纺织服装等产业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合计产值将达百亿规模。新兴产业布局加速推进,和龙龙源等新能源项目初具规模,嘉泽电池等新型储能项目相继落地,金派格等生物制药项目投产见效,伊利石等新材料项目也已形成产能。十年来,吉林烟草、紫金铜业产值先后突破百亿,新增十亿级企业5户,超十亿级以上企业达10户;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居全省第三位,年均增速居全省第二位。

新的起点上,延边州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更高站位、更大决心谋划工业发展新篇章。坚守实体经济根基,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全面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促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升产品附加值与市场竞争力。围绕未来发展趋势,前瞻性布局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依托资源区位优势,谋划引进重大工业项目,通过产业基础再造和产品迭代升级,加快构建具有延边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奋力谱写产业兴、经济强、边疆稳的壮丽篇章,为吉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延边力量。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玉敏 

用“稳稳的幸福”筑牢团结根基

十年来,延边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哪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的殷殷嘱托,开创了全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崭新局面。

在推进共有精神家园建设进程中,延边州不断突出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方面,更加注重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创新载体,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过程转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十年来,延边州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成果丰硕,13个集体、12名个人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称号,19个地区和单位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如今的延边,各族群众血脉相融、信念相同、文化相通、经济相依、情感相亲,用“稳稳的幸福”筑牢团结根基。

新征程上,延边州民委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有形有感有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推向深入。持续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域体验区建设,进一步优化提升各类铸牢阵地的功能定位、项目体验、讲解服务和创新能力。建设“五个共同”中华民族历史观宣教长廊,依托G331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精心打造“红石榴驿站”,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加强与江苏盐城、湖南张家界、新疆阿勒泰等地的跨区域协同合作,积极探索共铸共享新路径,不断拓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空间与范围。进一步丰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载体,推动创建工作更紧密地贴近基层,深度融入民生改善,走进群众的生产生活,着力打造人人参与、处处有形、事事可感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域体验区,让各族群众在有形有感有效的体验中凝聚中国心、铸牢中华魂。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葛威

开创农业发展新局面

“农,天下之大业也。”十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延边,作出“粮食也要打出品牌,这样价格好、效益好”的重要指示,为延边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十载砥砺,延边州农业农村系统始终将保障粮食安全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度践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从2015年至2024年,全州粮食产量实现34.27%的显著增长。秉持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统筹兼顾“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园艺特产、肉牛、渔业等产业蓬勃发展。以现代化大农业为攻坚方向,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良种培育成果斐然,选育优良品种120余个,“雁育豆系列”有力推动了全州及省内高寒山区农业进步。品牌农业建设成效卓著,“延字号”农产品声名远扬,市场份额稳步扩大。同时,聚焦“厕所革命”、垃圾与污水处理、村容村貌提升等,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为美丽乡村增添亮色。

展望未来,在农业发展新征程上,延边州将健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业增效、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在保障粮食安全上,坚持稳面积、增单产,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确保粮食产量突破38.8亿斤,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在农村建设方面,延边州将以边境沿线、公路沿线和城乡接合部“两线一环”为重点,持续推进全域美丽乡村建设,补齐环境短板,打造千里边关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特色农业发展也是关键。延边州将践行“大食物观”,拓宽农业生产空间。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保护利用长白山人参种质资源,实现优质优价。拓宽延边黄牛肉进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的销售渠道,让更多“延字号”优势特色农产品走向更广阔市场。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牛泽刚  

全力以赴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十年来,延边州教育系统坚定不移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扎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动全州教育事业实现健康、和谐、稳步、持续发展。

在加大投入保障方面,延边州累计投入近30亿元资金,办学条件得到大幅提升。积极扩增优质教育资源,全力推动校际、区域间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在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校园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效,各级各类学校先行校建设标准实现全覆盖。构建起“思政课程 +学科课程+校本课程”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中小学各年级三科国家统编教材、各学段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均实现全覆盖。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延边州将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为强劲动力,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坚定不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深入实施教育领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升行动。持续深化体育和美育改革,积极推进学生心理健康促进行动,扎实实施劳动习惯养成计划,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机制,全方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全面完善高质量的教育服务体系,持续扩增保障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深化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集团化办学改革,不断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培育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

十年书华彩,砥砺向未来。延边州将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和务实的举措,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建设教育强州,为推动延边跨越赶超贡献教育力量。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葛威

续写新时代文化旅游的精彩篇章

十年来,延边州以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为行动指南,全力推动文旅事业蓬勃发展,绘就一派繁荣盛景。2024年,全州接待游客量飙升至4511万人次,比2015年增长70%;实现旅游收入746亿元,比2015年增长71%。自2023年起,延边州相继荣登“中国美好生活城市——全国十大魅力打卡之城、年度美好焕新城市”“中国避暑旅游优选地”等榜单,在国内外、线上线下“强势出圈”。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延边州文旅部门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从“融、绿、新、联、优”五个维度精准发力,续写新时代文化旅游的精彩篇章。

“融”字筑基,打造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展示窗口。积极打造一批极具特色的文旅项目,对文博场馆、民俗村等进行全方位提升改造,精心筹备并办好融合各民族文化特色的节庆活动。

“绿”字为要,擦亮生态康养旅游名片。持续巩固长白山在生态旅游领域的核心地位,深度挖掘森林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森林康养、生态度假等高端业态,推进乡村旅游提质升级,以乡村旅游助力共同富裕。

“新”字驱动,培育文旅发展新动能。大力发展数字文旅产业,深化智慧旅游应用,创新开发沉浸式演艺、虚拟旅游等新业态,推动文旅与多产业深度融合,构建“文旅+百业”的多元生态圈。

“联”字突破,构建东北亚跨境旅游枢纽。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和“冰雪丝路”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延边沿边近海的独特区位优势,加快推进珲春、安图等地旅游区的创建工作,将G331沿线(延边段)打造成极具吸引力的沿边黄金自驾线路。

“优”字固本,营造近悦远来的优质旅游环境。持续加大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织密交通网络。深入开展旅游服务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加强旅游市场综合监管,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坚决维护游客的合法权益。大力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文旅人才队伍,持续塑造“美丽中国・鲜到延边”的整体品牌形象。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牛泽刚 

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十年来,延边州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大步迈进。2024年,延边州成功入选全国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全州8个县(市)实现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全覆盖,珲春市、敦化市获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新征程上,延边州生态环境系统将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

强化污染防治,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搞好大气污染防治,紧盯移动源、臭氧、扬尘、工业企业等重点领域,持续推进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实现大气面源污染精细化管理。坚持水资源保障、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三水统筹”,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与整治提升,加大枯水期、汛期污染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涉水环境违法行为。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排查整治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持续加强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管。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主动服务高质量发展。及时完成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动态更新,建立并动态更新重大项目环评审批服务台账,为符合生态环保要求的项目开辟绿色通道。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紧抓政策机遇,积极谋划储备项目。

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工作机制,依法打击环境犯罪行为。探索创新监管方式,推进在线企业非现场执法监管,深化“温情执法”理念,落实“首违不罚”制度,做到无事不扰,为企业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实施“全员、全年、全过程”比武练兵,有序开展春季清河行动、秸秆禁烧巡查、“夏季攻势”、“秋冬会战”和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第三方机构专项行动。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任卫峰  

绘就兴边富民新画卷

近年来,延边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边疆治理的重要论述,推进实施兴边富民行动,不断加强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边境旅游等产业,努力实现边民富、边关美、边境稳、边防固,取得了可喜成绩。

新的历史起点上,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指引下,延边州兴边富民促进局将按照州委、州政府决策部署,进一步以抓县域带边境、兴边境促县域为核心,全面推进边境村建设,全力打造千里边关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实现边疆繁荣、边民富裕、边防稳固。

抓好“十五五”边境村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确保各项发展举措有序推进、落地生根;抓好职业边民制度试点工作,创新机制,提供具有吸引力的政策激励,激发边民参与边疆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边民不仅成为边境生活的守护者,更成为边疆发展的参与者与受益者;抓好驻村人才队伍建设,为边境村发展注入强大的智力源泉。

持续提升边境村产业发展水平,深入挖掘边境村特色资源,积极对接市场需求,大力推进特色产业项目在边境村落地生根,使其成为边境村振兴发展的强劲动力;大力提升G331沿线边境游新业态发展水平,充分利用G331沿线独特的自然风光与民俗文化资源,积极开发边境游项目,创新旅游产品与服务,打造特色文旅品牌,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深入感受边疆独特魅力。

建立边境村数字化实有人口管理系统,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手段,全面、精准掌握边境村实有人口信息,提升边境管理效能,为公共服务精准投放、社会治安维护等工作提供有力支持,进一步筑牢边防安全防线,保障边境地区和谐稳定。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任卫峰

来源:延边新闻网
初审:
齐艳红
复审:
李思文
终审:
王军
 
扫描二维码分享朋友圈
版权信息:如需转载,请您必须注明信息来源《延边新闻网》
  • 点击量排行
  • 时政
  • 经济
  • 社会
  • 国内

延边新闻网举报电话: 0433-2518770   E-mail:2381244096@qq.com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号 邮编:13300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2120180019
吉ICP备09000490号-3吉公网安备 22240102000346号
© 2007- 延边新闻网 版权所有

微信公众号
延边网

延边新闻网
手机端

新浪微博
延边新闻网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号

邮编:133000

电话:0433-2518770

邮箱:238124409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