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军:无论天多冷 报纸不迟到
1月8日是“三九”严寒的第一天,早晨室外最低温度降到了零下20多摄氏度,滴水成冰已经不足为奇。在这样寒冷的早晨,当人们还舒适地躺在被窝里享受温暖尽情酣睡时,延边晨报报刊发行投递有限公司的投递员陈军却早已“全副武装”,正努力将一份份散发着油墨香的报纸准时送达到用户手中。
3时刚过,窗外还是漆黑一片,陈军已经起床,穿上厚重的棉袄,戴上手套、护膝、帽子等防寒装备后急匆匆地来到了发行中心。每天清晨,他要和同事们一起提前将刚刚印制好的报纸按照订报户的信息逐个区域地分发出来。报纸分好后,陈军就开始了一天中最重要的工作——为订报户送去报纸。
陈军负责延吉市电力B区、东明新城、延龙小区等百余个《延边日报》《延边晨报》《老友》周刊的订报用户,听起来感觉订报户并不多,但报纸的份数和订报户的分散程度却给陈军带来了不小的工作量。“为了让读者及时看到报纸,我们每天基本都是4点半左右开始送报,一直忙到9点多才结束。”陈军告诉记者,夏天投递还好过些,每到冬天才是对他们的真正考验。
“投递时手套必须摘下来才能准确拿出报纸,手套摘下来马上就能感觉到冷,等把报纸送到指定地点后双手基本都冻僵了,戴上手套刚想暖和一下又到了下一个投送的地点。近两日,由于气温太低,陈军的摩托车打不着火。无奈之下,他只能开着私家车送起了报纸。虽然比骑摩托车“享福”,但论起快捷方便,陈军还是有些想念自己的“老搭档”摩托车。
陈军告诉记者,由于有些小区外来车辆无法进入,为了在送报过程中节省时间,不论春夏秋冬,投递员基本都是骑着摩托车送报。雪天路滑,有时候稍有不注意,就会连人带车一下摔在了路上,来不及查看自己,他爬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快点扶起摩托车,把报纸收起来,“怕风把报纸都吹走了,这不是简单的一张纸,读者们都在等着它带来的消息。”
居住在延吉市长林小区的85岁老人刘世昌是《老友》周刊多年的忠实读者,近日,他特地拨打本报热线电话想表扬为他送报的陈军。
“我们小区改造后把所有的报箱都撤了,没有报箱他送报就会很困难,但是他总是能想办法把报纸及时准确安全地送到,送的地方都非常稳妥,保证我们能取到,有时碰到小区老人干活,只要他看到了都能帮一把,我要为他的敬业负责和助人为乐的精神点赞。”刘世昌老人由衷地说。
(延边晨报记者 郑阿敏/文 孙旸/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