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市依托生态和文化资源优势,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体验田园风光 感受乡村魅力
别具一格的乡村民居、山明水秀的田园风光、纯朴自然的民风民俗……近年来,延吉市依托生态和文化资源优势,大力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全市乡村旅游实现规模由小到大、布局由分散到聚集、业态由单一到丰富的转型发展,乡村旅游产业项目成效明显。目前,延吉市共发展农家乐125家,直接从业人数1000多人,间接从业人数2250多人。今年受疫情影响,前三季度乡村旅游接待人数17.97万,收入557.7万元。
坚持产业脱贫,打造乡村旅游示范村。近年来,延吉市朝阳川镇太兴村、小营镇五凤村以及依兰镇春兴村的乡村旅游建设围绕历史文化、建筑风貌、民俗风情等突出特色,打造“一镇一村”“一带一核”的乡村旅游示范村,进一步带动乡村旅游创建,提高旅游脱贫质量和成效,有效带动贫困人口脱贫增收,目前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据了解,朝阳川镇太兴村拥有浓郁的朝鲜族民俗基础,2017年安徽华盛发展集团捐资5000万元用于太兴村美丽乡村建设,将太兴村中心屯改造并建设成朝鲜族民俗文化村,将其打造成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新农村建设典范。小营镇五凤村乡村旅游景点丰富,建有4A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小桥流水人家山庄、绿水青山度假山庄等,并依托五凤村自然资源丰富和红色旅游优势,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打造兼具自然资源和红色文化旅游基因的特色乡村旅游示范村。依兰镇春兴村,依托国家4A级旅游景区延吉梦都美民俗旅游度假村和朝鲜族古村落两大旅游项目为核心功能区,带动周边旅游发展,形成了旅游经济发展区域。2019年,依兰镇春兴村荣获州级“乡村旅游示范村”荣誉称号,树立乡村民俗体验新标杆。
坚持深度融合,产业融合成果显著。根据《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开展A级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经营单位工业旅游示范点及旅游民宿评定与复核工作的通知》,积极推荐4A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中国朝鲜族民俗园申报国家4A级旅游景区,推荐小桥流水人家山庄申报5A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推进“旅游+农业”深度融合。截至目前,全市拥有6家4A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2家3A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
乡村旅游经营单位为平台,大力实施品牌提升工程。近年来,延吉市突出地理优势,彰显地缘文化,整合周边国家和地区资源,以中国朝鲜族民俗园为平台,打造精品文旅节庆活动。举办延吉国际冰雪旅游节,以“冰雪边城,动感延吉”为主题,在主会场中国朝鲜族民俗园盛大开幕,打造出灯光演绎“民俗光舞”,灯光节吉祥物“延鹿鹿”等;举办中国(延吉)朝鲜族端午民俗文化旅游节,以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为核心,在中国朝鲜族民俗园成功开展农乐舞、坐鼓乐、秋千、跳板、朝鲜族摔跤、朝鲜族民俗文艺演出等丰富多彩的端午民俗文化活动20余项,吸引5万余名市民和游客参观,中央电视台等国内知名媒体报道80余次,其中中央1套、4套、13套及央视移动网定点进行直播,借此打造成具有区域独特性、传统民俗性、民族代表性的文化旅游节庆品牌。本报记者 李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