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旅游 > 旅游资讯 > “博吧谷”的传说

“博吧谷”的传说

2021-03-04 09:48:21来源:延边日报

生活在延边的朝鲜族居民恐怕一说“博吧谷”,都知道这是指位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东北部的汪清。“博吧谷”的译义是指偏僻、落后和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变化,是保守、落后和封闭的代名词。那么,人们为什么又把山清水秀、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汪清叫做“博吧谷”呢?

据说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朝鲜半岛年年受灾,饥寒交迫的朝鲜人为了维持生计,背井离乡、携妻带子,迈着沉重的脚步越过图们江陆续来到中国延边地区安家落户。

有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名叫车都利,父母早亡,他领着两个年幼的弟弟靠种地为生。由于连年受灾,实在维持不了一家三口的生活。为了生存,他领着两个弟弟逃荒来到汪清。他们长途跋涉来到汪清县屏风山上,再没有力气向前迈一步。这时,车都利发现山脚下有一户农家茅草房正冒着炊烟。于是,他和两个弟弟三步并做两步,直奔农户家。

当时正是青黄不接的六七月份,但年过花甲的老两口还是热情地接待了车都利三兄弟。看到他们饿得面黄肌瘦的样子,老奶奶拿着淘米盆和盛米的木瓢急忙进了里屋。不一会儿,里屋传来“博吧、博吧”(朝鲜族用小木瓢盛缸底米的声音)的清脆响声,这分明是主人家的米缸快要见底,没有多少米了。听到“博吧”声音,车都利的心像针扎似的难受。

三兄弟在老人家吃饱喝足后,不好意思再做停留,准备上路时,老奶奶喊住了他们。随即她又走进里屋用木瓢盛出小米往米袋子里装,“博吧、博吧”的响声又一次传了出来。老两口把米袋子递给车都利,并嘱咐他们一路小心。三兄弟向老两口磕头致谢后,踏上了继续谋生的路。

在那兵荒马乱、缺吃少穿的艰难岁月,在陌生的农家受到如亲人般的关怀和款待,车都利三兄弟内心感激不尽。路上,他们每每想起屏风山下善良和蔼的两位老人时,耳边总会回荡起“博吧、博吧”的声音。车都利想: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若是以后生活好了,一定要回来看看两位老人。但是,他又不知道那是什么地方,索性给它起了个很有象征意义的地名——“博吧谷”。

为了宣扬两位老人的善良,车都利只要见到迎面来的路人,就向他们讲述屏风山下有一个美丽的“博吧谷”,自己在那里受到帮助的经历。“博吧谷”的故事一传十、十传百,迅速在路人中传开,一时间,“博吧谷”成为当时汪清地区人们发扬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美好风格的代名词,并广为流传。

那时,路过“博吧谷”的人络绎不绝,听到车都利的介绍,不少饥饿的过路人都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求救,两位老人始终如一、全力以赴地去帮助他们。随着“博吧谷”的故事越传越广,人们逐渐集中到这里生活,渐渐形成一个小屯子,这个小屯子就是现今汪清村的前身。 (具昌善 口述)  

责任编辑:边琪然
扫描二维码分享朋友圈
版权信息:如需转载,请您必须注明信息来源《延边新闻网》
  •  
  • 点击量排行
  • 时政
  • 经济
  • 社会
  • 国内

延边新闻网举报电话: 0433-2518770   E-mail:2381244096@qq.com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号 邮编:13300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2120180019
吉ICP备09000490号-3吉公网安备 22240102000346号
© 2007- 延边新闻网 版权所有

微信公众号
延边网

延边新闻网
手机端

新浪微博
延边新闻网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号

邮编:133000

电话:0433-2518770

邮箱:238124409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