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井“颜值”再提档 城景相融惹人醉
◆打响攻坚战 建设特色精品街路
2018年7月,龙井市全面打响城市道路提升改造3年攻坚战,计划总投资1.1757亿元,利用3年时间改造9条精品街道、30个胡同、1个广场,旨在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治理水平,努力打造精品生态宜居城市。
为了提高城市品位,体现朝鲜族民俗文化城的魅力,龙井市提前谋划设计,有效地将城市功能的调整和优化与龙井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龙井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更加突显朝鲜族特色,除了改造路面、路灯、公交亭以外,他们还将“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改造工作始末,在海兰路与延龙路交会处的景观游园增加了4处绿植景观造型,包括朝鲜族水缸、朝鲜族扇子、苹果梨花等。同时,结合道路改造,对道路周边的人行道、市民广场、游园等进行了同步改造升级,使道路景观与沿线多功能的景观空间有机融合,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便民。“道路景观设计在保证交通通畅的前提下,将绿化分隔带向路边迁移,把机动车道与人行道分离,将来往车辆的灯光、噪音等污染降到最低,发挥了最大的生态效益。”
如今,市民们都说,驾车行驶在笔直宽广的街路上,走在创新式的彩色沥青人行道上,看着两侧矗立的具有龙井特色的梨花形路灯,心情特别舒畅。他们切身感受到,家乡的天更蓝了,地更绿了,水更清了,街巷更干净了,城市越来越美了。
据了解,2018年,龙井市完成了海兰路、繁荣路、文化路、六道河路、进学胡同、进修胡同、龙北胡同、向上胡同等街道、胡同的改造工程,改造长度约9.3公里,面积约12.4万平方米,新增停车位733个。今年,龙井市将改造民声街、建设街,截至目前,两条街道已安装边石4000米,砌隔离带彩色边石2350米,铺设污水管线2310米,安装检查井146座,摊铺沥青路面5.2万平方米,人行道铺装8600平方米,新增停车位270余个。
◆城市巧梳妆 绿化亮化塑造形象
梧桐树高大挺拔,花坛绿篱芬芳吐翠,7月的龙井巧梳妆,处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海兰路、延龙路、六道河路等道路竞相披上五彩“外衣”,行人漫步在平坦的人行道上,两旁的园林景观生机盎然。
据了解,为达到“人在景中,景在城中,城景共融”的效果,龙井市深入实施城市亮化绿化工程,创建品牌宜居城市。仅2018年就新增绿地面积5.15公顷,补栽花草5万株,补栽精品树木59棵,清理养护绿地40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9.92%,绿地率达35.3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1.12平方米。今年,龙井市继续增加资金投入,在城区种植了大叶丁香花造型球、黄刺梅、连翘等品种造型球950余组,王族海棠、花楸、金达莱、紫叶稠李等绿植880余棵,移栽梧桐200余株,鲜花上路10处,种植面积总计4万平方米,同时完成了市区行道树及各公园、游园、广场的树木、绿篱维护、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亮化工程方面,龙井着力擦亮城市“眼睛”,不仅更换了主干道路上的老旧路灯,还定期对市内路灯排查维修,更换电缆650米、节能灯56个、配电柜4个,维修路灯30余盏。
◆扮靓景观带 推动全域旅游发展
每到夜幕降临,海兰江畔风景如画,处处流光溢彩,光影交融,让龙井人民在茶余饭后享受到了高质量的现代化舒适生活。
2018年,龙井市以“全域旅游”为契机,投资5100万元实施海兰江滨河沿岸景观工程,项目包括海兰江两侧亲水平台、道路硬化、亮化、绿化、景观及亲子公园。截至目前,已完成绿化1.6万平方米,建慢行道1.1万米,完成商混路面5500平方米、沥青路面1.5万平方米,建设景观雕塑15组,安装路灯253基、洗墙灯近1.1万余条、射灯1573个、民族柱头灯431套,旨在打造以海兰江为中心,各公园、广场等活动场所为节点的亮化景观布局。
此外,龙井市还投资4600万元实施琵岩山基础设施项目,为景区铺设了车行道、人行道、彩色塑胶、路缘石及木栈道等,助力景区建设。
(延边晨报记者 许艳梅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