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见成效
本报讯(记者 相恒波)珲春市举全市之力,积极构建稳定的脱贫长效机制,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地。截至目前,全市18个贫困村全部摘帽,1669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减贫1537人,农村贫困发生率降至0.4%。
为实现今年年末贫困户全部脱贫,珲春市坚持“党委抓统筹、政府抓具体、组织抓督考”工作机制,层层签订“军令状”,压实脱贫责任。今年以来,全市累计培训乡村干部、驻村干部900余人次;全市市级领导入村走访调研102次,引进、扶持产业扶贫项目5个,到位扶持资金10.5万元,走访慰问折款4.2万余元,为贫困对象解决实际问题29件;包保部门下派干部986人,入村帮扶5064余次,引进扶贫项目7个,到位资金12.4万元,物资捐助折款37万元,解决急事难事588件;包保企业下派干部人数28人,入村帮扶45次,引进产业扶贫项目4个,到位资金4.1万元,解决急事难事44件;筹集社会扶贫资金8万元,帮扶贫困人口111人次;利用东西部协作援建资金5万元,物资折款167万元。
积极筹措资金发展产业。扶贫项目库入库项目数累计140个,谋划实施脱贫攻坚重点项目47个,已完工15个;全口径投入1.6亿元,完成投资0.4亿元,实施扶贫项目47个。其中,产业项目8个,已开工8个,已完工6个,投入资金0.2亿元,预期收益97.5万元,贫困人口预计人均增收600元;基础设施项目38个,已开工19个,已完工8个,投入资金1.4亿元。通过产业项目分红、庭院经济、设岗定责、农村保洁员等增收措施,贫困户年收入均达到3600元以上。
此外,今年珲春市还投入1746万元,实施6个安全饮水项目,对农村自来水进行改造;全面启动农村危房改造工程质量排查整治“回头看”工作;继续实施学前三年(朝鲜族)基本免费教育和普通高中基本免费教育,对贫困户学生建立“一生一档”,发放学生营养餐补助资金48.1万元,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开展率达100%;定期为贫困户提供体检服务,及时跟踪治疗;实施贫困人口大病兜底政策,进一步解决特殊贫困患者医疗费用难题,防止贫困人员因病返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