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县市新闻 > 龙井 > 扶贫“造血”让廉明村优质大米走向全国

扶贫“造血”让廉明村优质大米走向全国

2020-08-13 09:42:06来源:延边新闻网

8月溽暑,正是水稻抽穗扬花时节。群山环绕之下的龙井市老头沟镇廉明村,一眼望去,村舍俨然,绿油油的水稻田一片连着一片……

“王书记,大米还有么?同事托我买些寄回去。”一大早,在村部忙活的“第一书记”王智彬就接到了“催米”电话。和这通电话同时来的,还有宁波市象山县到龙井挂职的干部周康,他带来了一份象山消费扶贫商品采购合同。对此,王智彬既高兴又发愁:“村里的大米4月份就卖空了,新谷上场得秋收之后,我也心急,但想吃最好最香的米,还得等。”

水稻还长在田里,就有人催着要购买,这在廉明村已不是新鲜事。众所周知,东北大米香甜软糯、营养丰富,深受南方消费者的青睐。廉明村地处中朝边境,有358户95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9户112人。全村共有水田120公顷,全部种植水稻。多年来,因周边没有高标准大米加工厂,该村出产的稻谷只能低价统销。“稻谷统销每公斤只有3.2元,加工成大米后每公斤能卖12元至14元,附加值比较高。”王智彬介绍,要摘穷帽子,输血不如造血,为此,该村深挖增收潜力,成立龙井市工师大米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起大米加工厂,但苦于规模小,难成气候。

2018年,宁波(象山)投入470万元帮扶资金援助该村建设大米加工厂,项目顺利实施,2000余平方米的高标准厂房很快落成,工艺先进的大米加工生产流水线运转了起来。“廉明村大米加工厂援建项目”于2019年投入运营,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产、供、销一条龙”“科工贸多元化”经营模式,让村民们尝到了大米加工产业化的甜头。

“加工厂办起来,我是最早的社员。”趁农闲在加工厂从事保洁工作的徐桂芳有滋有味地跟记者闲聊起来:“就像山里人找到一口井,喉咙里咕咚响,解了多年的渴!”徐桂芳今年59岁,老伴因病去世,儿子患肺结核,是村里的建档立卡户。以前,她家的稻谷基本都低价卖给了外地返销户,村里的大米加工厂开业后,以明显高于市场价的价格上门收购,还接纳她到厂里的“扶贫车间”就业。“侍弄几亩水稻不嫌累,种田、上班两不误,现在我家也宽裕多了……”徐桂芳开心地说。

王智彬告诉记者,该村出产的大米已申报注册了“布尔哈通”品牌,除了供应省内和宁波象山地区,还通过“龙井故事”电商平台开始向全国销售。

(延边晨报通讯员 郑凤丹)

责任编辑:姜姗
扫描二维码分享朋友圈
版权信息:如需转载,请您必须注明信息来源《延边新闻网》
  •  
  • 点击量排行
  • 时政
  • 经济
  • 社会
  • 国内

延边新闻网举报电话: 0433-2518770   E-mail:2381244096@qq.com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号 邮编:13300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2120180019
吉ICP备09000490号-3吉公网安备 22240102000346号
© 2007- 延边新闻网 版权所有

微信公众号
延边网

延边新闻网
手机端

新浪微博
延边新闻网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号

邮编:133000

电话:0433-2518770

邮箱:238124409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