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市电诈案发案率下降42%
今年以来,延吉市公安局牢固树立“打防结合、防范为先”理念,按照全省反诈试点工作思路,全力整合社会资源,创新宣传思路,突出宣传重点,结合工作实际,着力做深、做实、做透反诈宣传工作,反诈宣传效果初见成效,至4月25日,全市电诈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42%。
延吉市公安局刑警大队综合中队指导员蔡成男介绍,年初至今,全局各警种、部门以多种形式开展了反诈宣传工作,积极引导市民下载使用“国家反诈中心”APP,截至目前,“国家反诈中心”APP注册人数达12.7万人。同时,该局先后组织各类宣传演讲6次,设立宣传展板378块,张贴宣传资料1600余份,发放宣传单7万余份,发布宣传报道20余篇。
该局还通过积极推进反诈中心建设强化预警劝阻工作,商洽各大互联网公司,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建设精准高效的预警系统,对高危潜在被害人及时进行电话劝阻和见面劝阻,最大程度降低人民群众受骗风险和损失程度。截至目前,反诈中心已处置预警10551条,成功劝阻3151人次,避免经济损失630余万元。
疫情发生以来,该局大胆创新宣传思路,将传统的入户宣传方式改为以居民微信群作为宣传主阵地的方式,依托政务版企业微信,组织全市10个镇街的工作人员加入政民微信平台,同时将社区网格员、村屯小组长管理的居民微信群全部迁移至微信平台,将真实案例、预警提醒、发案动态等信息每日推送至全市所有居民微信群,让群众随时随地掌握信息,让身边的被骗案例成为群众茶余饭后的谈资,广泛流传,最终达到用身边事警示身边人的叠加效应,努力营造全社会反诈的浓厚氛围。“全市15万人可同时通过微信群接受到网格员一键转发的各种反诈信息,反诈宣传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延吉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提醒市民:电诈案件犯罪分子绝大多数在境外作案,打击追脏难度很大,因此务必要提高警惕,防范于未然。一定要做到: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
□本报记者 任慧敏/文 孙旸/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