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客”来访 白头鹤翩翩飞到鸡冠乡
近日,在汪清县鸡冠乡鸡鸣村附近出现一只特殊的鸟,它体型修长,额头和两眼前方有较密集的黑色刚毛,颈部是雪白的柔毛,其余部分都是灰色的羽毛。经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士鉴定,该鸟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白头鹤。
白头鹤为湿地的旗舰物种,全世界仅存9100只,是大型涉禽,栖息于河流、湖泊的岸边泥滩、沼泽和芦苇沼泽及湿草地中,主要以甲壳类、小鱼、软体动物、多足类以及直翅目、鳞翅目、蜻蜓目等昆虫和幼虫为食,也吃苔草、苗蓼、眼子菜等植物嫩叶、块根,小麦、稻谷等植物性食物和农作物。据文献记载,有少量的白头鹤在我国满洲里一带和松花江流域繁殖,主要在中国长江下游各省和日本越冬。
白头鹤自2012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易危、《华盛顿公约》Ⅰ级保护动物;1989年被列为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1996年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
近年来,随着鸡冠乡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也日趋向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吸引国家重点保护珍稀动物的品种越来越多,如野生东北虎、白鹇、白头鹤等。未来,鸡冠乡将继续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经济发展、社会建设等各个领域,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家园而共同努力。
□本报记者 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