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延边新闻 > 时政 > 【稳增长百日攻坚行动】稳中求进阔步行——全州“稳增长 百日攻坚行动”集中调研采访活动走进和龙

【稳增长百日攻坚行动】稳中求进阔步行——全州“稳增长 百日攻坚行动”集中调研采访活动走进和龙

2022-09-23 06:19:52来源:延边新闻网

金秋九月,秋高气爽,正是项目建设好时节。

9月22日,记者跟随全州“稳增长 百日攻坚行动”集中调研采访团来到和龙,进车间、上工地,看项目、问发展,在城乡巨变中追寻和龙振兴发展的奋进步伐,在青山绿水间感受加速崛起的“和龙速度”。

稳增长,见行动,看成效。

这是一份来之不易的“期中卷”——

今年以来,发展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龙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围绕省州“稳经济、稳增长”决策部署,以“止跌、回升、增长”为目标,统筹兼顾稳增长与高质量振兴发展,拿出一系列“硬核”举措,在危机中育新机,经济社会呈现稳健向好发展态势。

这是一份难能可贵的“成绩单”——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和龙市2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产值11.7亿元,同比增长4.2%,跻身全州中上游水平。

做精做优旅游产业 打造全域旅游新样板

一望无际的稻田间有小火车自在穿梭、充满童趣的童野乐园里不时传来欢声笑语……沐浴着和风与暖阳,秋日里的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依旧光彩夺目。

“来到和龙,一定不能错过光东村!”在东城镇镇长李官峻看来,到光东村村史馆里瞧一瞧,再到农业融合产业园建设工地上转一转,两相对比,便能真正读懂这个魅力乡村的昔与今。

记者在光东村农业融合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看到,工程车辆往来穿梭,工人们紧张忙碌,一派热火朝天。

“项目总投资2.16亿元,总建筑面积2.65万平方米,包括和龙市现代农业技术实训基地、光东村旅游和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农村技术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及相关配套设施。” 李官峻介绍说,农为本,旅为形,农可促旅,旅能兴农。该项目建成后,将有力推动全镇乃至和龙市乡村振兴、全域旅游及相关产业发展。

如果说光东村农业融合产业园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那么,延边长白山仙峰滑雪场则有力印证了“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记者在延边长白山仙峰滑雪场项目建设现场了解到,900米长的初级滑雪道将于今年冬季交付使用,中高级雪道建设正在加快推进中。

作为吉林省冰雪产业“十大工程”之一,仙峰滑雪场建成后能够达到国际雪联赛事基本标准,具备承办国际、国内综合及单项滑雪赛事要求。“不仅如此,滑雪场内森林茂密,滑雪道在林间穿行,冬有高山雾凇、秋有漫山红叶,四季景色怡人,既可远眺长白山主峰全貌,也可俯瞰地下森林的壮阔景观。”项目负责人刘传伟信心满满地说,仙峰滑雪场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吉林省全域旅游和全季旅游的新地标。

集青山之钟秀,汇碧水之磅礴,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赋予了和龙绿色崛起的生态优势。

近年来,和龙市扎实践行“两山”理论,全力推进生态旅游发展,打造全域旅游新样板。青龙渔业乡村旅游、大阳参业生态园、一汽小镇等旅游综合体投入运营,国家3A级景区仙景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项目正在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老里克湖至暗河景区、龙门湖冬钓等项目投入运营……一个个旅游产业项目在和龙大地穿珠成线、连点成片,让全域旅游发展之路越走越宽阔。

做大做强生态产业 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发展

千里沃野,姹紫嫣红,一条以和龙市八家子镇南沟村为起点的“黄金”产业链正在和龙大地快速延展、处处生“金”。

“都说桑黄又叫‘森林黄金’,这可真是名不虚传。如今,桑黄产业已经成为带动全村、辐射全镇、覆盖全市的‘黄金产业’啦!”据和龙市特色产业专班负责人王世明介绍,南沟村地处海兰江中游、平岗平原上段,区位优势好,环境无污染,具有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是桑黄繁育生长的黄金地带,目前已初步形成集种植、加工于一体的桑黄基地,八家子镇也因此被评为“桑黄特色产业小镇”“吉林省桑黄之乡”。

自2018年起,和龙市先后投资2.33亿元,建设桑黄大棚1352栋及相关配套设施,栽培桑黄菌椴454.84万椴。“桑黄作为当地扶贫支柱产业之一,2021年实现产值4400万元,已累计创造就业岗位500余个,带动6700名脱贫户,累计分红700余万元。”和龙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金昌植介绍,今年,和龙市共投入资金约9496万元,计划建设桑黄种植大棚500栋及相关配套设施,栽种桑黄菌椴195万椴,预计将采收桑黄实体6.5万公斤,产值将达到8700万元。

沃沃黑土,处处生“金”。桑黄种植产业已成为和龙市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实现绿色转型发展的“新引擎”“动力源”。

做实做细民生工程 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装载车来来往往忙不停,机器轰鸣声响彻耳畔,宽大平整的操场已现雏形,教学楼及教学辅助用房主体已完工……在和龙市第二实验小学校项目建设现场,和龙市第二实验小学校校长曾庆彬看着眼前热火朝天的景象,想象着建成后大气美观的教学楼、装饰一新的教室、快乐学习的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和龙市第二实验小学校始建于1925年,距今已有近百年历史,现用教学楼建设于1983年,已经不能满足抗震及消防安全要求。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2021年,和龙市高位部署、高效推进,聚焦优化校园硬件设施,提升教育教学品质,不断增强教育公共服务能力,筹划异地新建第二实验小学校,以大手笔推进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让教育民生工程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项目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情况下,一直在抢抓工期,力争校舍能在明年9月投入使用。”曾庆彬说,学校建成后,将有效改善和龙市区域内教学环境及教学质量,确保周边适龄儿童在家门口“上好学”。

那边和龙实验二小建设如火如荼,这边延边州光荣院二院的建设也快马加鞭。

“2020年底,和龙市针对优抚对象数量多、保障条件差的现状,谋划建设延边州光荣院二院,以扩大光荣院覆盖范围,惠及更多优抚对象。”和龙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芮洪波介绍说,延边州光荣院二院项目是和龙市集中公开发布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12项实事项目之一,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5万平方米,总投资0.58亿元,设置200张床位,预计明年8月完成整体建设。

“项目建成使用后,将面向全州重点优抚对象及省内符合条件的退役军人开展长期供养和短期疗养服务。”芮洪波表示,该市还将逐步完善老有所医、老有所养制度,不断提升广大优抚对象、复退军人的获得感、归属感、幸福感。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一批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极。和龙经济社会“稳”得有张力,“进”得有章法。

铆足劲,拉满弓。和龙正凝心聚力打好稳增长攻坚战,促产业转型升级,抓重大项目落地,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为全州经济社会振兴发展贡献和龙力量。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葛威/文 尹贤均/图

责任编辑:齐艳红
扫描二维码分享朋友圈
版权信息:如需转载,请您必须注明信息来源《延边新闻网》
  •  
  • 点击量排行
  • 时政
  • 经济
  • 社会
  • 国内

延边新闻网举报电话: 0433-2518770   E-mail:2381244096@qq.com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号 邮编:13300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2120180019
吉ICP备09000490号-3吉公网安备 22240102000346号
© 2007- 延边新闻网 版权所有

微信公众号
延边网

延边新闻网
手机端

新浪微博
延边新闻网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号

邮编:133000

电话:0433-2518770

邮箱:238124409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