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时光 | “脱贫户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金秋时节,记者沿珲春市英安镇新地方村村委会旁的村路向北而行,只见一座崭新的三间砖瓦房依山而建,格外引人注目。阶梯式的院子里铺着绿色方砖,院内停放着红色、蓝色两辆三轮车和一台橘红色“宁波404”拖拉机,7头黄牛悠闲地吃着草料。如果不是有人介绍,谁也不会想到这家主人孙林三几年前还是出了名的贫困户。
这几天,孙林三和老伴儿脸上不时露出激动的神情。孙林三说:“能过上今天的好日子,我们打心眼里感谢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我特别激动,对未来充满了期待,我们脱贫户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脱贫攻坚工作实施后,孙林三家被纳入精准扶贫户。为帮助他家脱贫,驻村干部和村干部动足了脑筋。得知孙林三有养牛经验,村委会主任吕景秀积极帮他发展延边黄牛养殖业,村里还多次为他送来草料等物资,鼓励他流转土地种植玉米,减少饲养成本。如今,孙林三的养殖技术越来越好,收入也越来越多。
2019年,孙林三家的老房子被定为危房,政府出资5.8万元进行了翻建。包保单位珲春海关为新房进行了装修,还为其购买了家具家电。孙林三两个孩子还获得了助学金,极大地减轻了他的经济压力。当年,孙林三年收入达到2.4万元,实现脱贫。2020年,孙林三年收入达到4.3万元,他贷款购买了拖拉机等农机具。2021年,孙林三出售两头小牛,加上卖玉米和村集体项目分红,收入达到4.6万元。今年,孙林三的玉米收成比去年还好,这几天还有一头小牛犊即将出生,预计年收入超过5万元。
孙林三告诉记者,新地方村曾有包括他家在内的建档立卡贫困户16户。近年来,各级各部门累计投入近千万元,用于新地方村的道路建设、贫困户房屋修缮、村屯环境整治等,还帮助村里发展森林猪养殖和玉米秸秆粉碎打包生产线等集体产业项目。2019年底,16户贫困户全部脱贫,新地方村“改头换面”变了模样,成为名副其实的“新地方”。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相恒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