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文化薪火相传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承载着代代相传的文化烙印。
近年来,安图县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进“非遗进校园”,积极探索非遗在校园进行活化、传承的有效途径,让“非遗之花”在下一代心中绽放新时代的夺目光彩。
乐声阵阵、舞姿翩翩、掌声与喝彩声不绝于耳……日前,在延边州中小学生精品舞蹈比赛上,来自全州各个学校的舞蹈队以靓丽的身影、婀娜的舞姿、澎湃的激情,一展我州青少年多才多艺的综合素质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经过激烈角逐,安图县东风学校带来的朝鲜族鹤舞《长白鹤之乡》大放异彩、惊艳众人,成功斩获一等奖。
在安图县持续加大非遗普及推广力度的背景下,安图县东风学校坚持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办学特色,以“一球一琴一舞”为基础,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其中“一琴”即伽倻琴,“一舞”即朝鲜族鹤舞,二者均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图县东风学校校长金正一表示,设立非遗相关课程,就是要在学生心中撒下一颗传承的种子,让学校非遗教学成为传承、保护、创新本地域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
来自安图县文化馆的州级中国朝鲜族鹤舞传承人李英花,是东风学校鹤舞课程的校外指导教师。在全州中小学生精品舞蹈比赛报名启动后,她每周两次对东风学校鹤舞舞蹈队进行指导教学,风雨无阻、乐此不疲,成就了一只只活灵活现、形神俱似的“长白鹤”。李英花说,鼓励“非遗进校园”,是安图县加强非遗人才梯队建设工作中极其重要的一环。
多年来,安图县教育局联合县文化馆,在安图县东风学校、安图县第三小学、安图县职业教育中心等学校,组织开展“朝鲜族鹤舞”“伽倻琴艺术”“朝鲜族打击乐”“安图隋氏铁制品制作技艺”“长白山汤氏剪纸”等非遗项目培训,让学生“零距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了解非遗、热爱非遗、传承非遗。
在“双减”政策实施后,安图县教育局创新打造了具有乡土历史文化底蕴的“非遗”课后服务品牌,开设非遗剪纸、巧手布艺、陶笛悠悠、品箫弄笛等各具特色、种类繁多的非遗课程,并在东风学校和第三小学建立“朝鲜族鹤舞”省级传习所和“长白山汤氏剪纸”县级传习所,致力于培养更多非遗项目表演和研究人才。
多向发力,让安图县“非遗进校园”不再停留于知识普及和宣传层面,而是真正从“植入式”转向了“常态化”。现如今,安图县每逢“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校园艺术节等大型文化活动和文艺赛事时,由广大中小学生组成的各支非遗表演队伍都会惊艳亮相、强势“吸睛”,助推着非遗文化在更加广泛深入的社会关注中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葛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