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迈上新台阶
州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延边州委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升级版的决定》,是在我州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关键阶段出台的重要文件,是今后一段时期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行动指南。和龙市将坚定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十大行动”,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发力,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和龙市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迈上新台阶。
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组织基础。和龙市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压紧压实各级党委(党组)主体责任,以延边州“十大行动”为抓手,建立健全常态化宣传教育、推动落实、督查考核等机制,教育引导各级干部群众准确把握和开展好新时期党的民族工作,让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幸福美好新和龙。
以文化浸润为根本,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深入开展“五个一批”行动,加快建设光东村“红太阳照边疆干部培训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新东小学民族团结书屋、实验小学研学中心等项目,创建实验小学、新东小学、文化小学示范学校,实施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筑基”工程。打造金融大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陈馆、青龙渔业旅游景区、图书馆民族文化长廊、环城街示范街路等展示平台。组建一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专业宣讲队伍,利用党校干部大讲堂等干部培训载体开展理论研究和课程开发,持续讲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和龙民族团结故事,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融入血液、注入灵魂。
以兴边富民为支撑,促进边疆各民族团结稳定。抢抓“民营企业进边疆”“万企兴万村”行动契机,推进万企兴万村“和龙行动”。持续做好民营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增强民营经济人士在边疆发展的信心和底气。加强边合区经济带动作用,实施特色产业项目,激活边境镇村发展内生动力。积极申报柳洞村民族村寨提升工程,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争取在南坪口岸和古城里口岸落地加工、免税区等边贸政策,并加快互市贸易区建设,以助力边境经济发展。完善仙景台、军舰山等景区基础设施,依托虎岩村、柳洞村、龙渊村、上天村等边境资源,推出边境观光、红色研学、民俗体验等特色边境旅游产品,促进边民增收致富。实施人才回引、创业贷款等优惠政策,增加就业岗位,提升边境镇村发展吸引力,助力边疆繁荣。
以互嵌交融为基础,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升级版。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打造“三共四同”互嵌式社区。在民族团结宣传栏、民族团结示范长廊、民族团结小广场等地嵌入各民族符号、元素,营造民族融合氛围。深入挖掘民族团结典型事例,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依托和龙旅游资源,打造旅游促“三交”基地。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继续办好“金达莱”文化旅游节、老里克赏雪节、龙门湖冬钓等品牌节庆活动。持续深化“六共七进在一起”主题实践活动,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进一步促进各民族深入交往交流交融,着力形成特色鲜明的民族团结进步品牌。
(作者系和龙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