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人民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
今年年初以来,为提升主城区吸引力,畅通县(市)域交通内循环,完善和保障群众出行,满足人民群众对交通出行环境的新期待,州交通运输局重点围绕交通民生工程深入调研、积极探索,稳步推进公路交通领域各项民生实事进程。全州交通运输系统坚持以项目建设为中心,持续加大交通民生投入,不断完善综合交通网络布局,增强交通有效供给能力,打通人民群众出行的“最后一公里”,以实际成效交出民生实事满意答卷。
★提高城市交通服务质量
最大限度便民利民
客运服务方面,该局加快出租汽车经营权改革进程,在做好政策宣传的同时,妥善化解矛盾纠纷,推动出租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截至目前,延吉市、龙井市已完成到期出租汽车经营权改革任务。其中,延吉市共投入223台新能源出租汽车,包括100台红旗新能源汽车、123台比亚迪油电混动新能源汽车;龙井市共投入267台新能源出租汽车,包括120台新能源汽车和147台油气混动汽车(奇瑞97台、福瑞迪50台),这些出租汽车已经全部办理完成运营许可并上路运营。“新出租车坐着特别舒服!宽敞、整洁,司机的服务态度也很好。”延吉市民崔女士表示。
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方面,全州已完成13条线路的改造,分别为安图县明月镇至朝阳村、明月镇至大兴村、明月镇至东北岔、明月镇至凤岩村、明月镇至中坪村,珲春一中至孟岭,敦化至汪清、敦化至桦甸、大石头至蛟河、敦化枢纽站至白山、大石头至桦甸,延吉至民光,和龙至图们。“乘车环境舒适”“价格优惠合理”“购票方式便捷”“运行时间常态化”……和龙至图们、安图县各条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完成后,大大改善了乘车环境,沿线的群众赞不绝口。
★加快建设“四好农村路”
创新“美丽农村路+乡村旅游”模式
经济要发展,交通要先行。今年以来,州交通运输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的重要批示精神和省、州工作部署,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农村公路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截至目前,全州共投入2.95亿元,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56公里、危桥改造8座、改造“畅返不畅”156公里、实施安防工程117公里,预计年底超额完成各项建设任务。
安图县和敦化市作为“四好农村路”重点实施地区,两地交通运输局不断优化总体布局,提高工程质量,逐步实现从注重“量”的扩充向“质”的提高,绘制好“四好农村路”美好蓝图。其中,安图县已全部完成老旧路建设任务,包括完成全县农村公路沥青灌缝123475延长米、农村公路绿化89.84公里、农村公路标线施划5000.18平方米,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优、良、中等路的比例达到91%,路面使用性能指数逐年上升。今年,该县还完成了8条共计70公里美丽乡村示范路的创建和94.28公里路域环境整治工作,创新发展了“美丽农村路+乡村旅游”模式,打造了集休闲观光、民俗体验、康养度假、冰雪乐园、红色文化于一体的G331国道至奶头山村美丽乡村道路,是拓展文旅融合发展思路的一个成功案例。
年初至今,敦化市交通运输局共完成农村公路“畅返不畅”工程改造80公里、农村公路自然屯通硬化路项目17.8公里、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工程4座桥梁、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16公里、农村公路水毁灾后恢复重建及重大安全隐患治理工程290处、农村公路观景台项目42个,不但增强了城乡互动,缩小了城乡差距,实现了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改善农村居住和出行环境,也为农村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发展大格局铺就乡村发展的“幸福路”,给群众带来了更多的安全感、幸福感和满足感,对助力新时代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
同时,为了因地制宜推动农村公路与特色产业、乡村旅游、民宿康养、资源开发等新业态融合发展,盘活路域资源,敦化市交通运输局依托现有农村公路沿线的自然资源,在贤儒镇、江南镇、黄泥河镇、大石头镇、额穆镇等7个乡镇的15条线路上规划设计了42处观景台,打造了主线联通、支线成环、末端通达的慢游网络,顺应了自驾游发展趋势,加强了路景融合升级改造。
州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该局将继续努力构建更加畅通、安全、智慧、绿色的公路交通路网,为推动融合发展,实现因路而富、因路而兴、因路而美,提供坚强的交通保障,为实现全州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当好“开路先锋”。
延边晨报全媒体记者 任慧敏/文 徐大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