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园上”到“上好园”——解码安图县学前教育缘何在全省率先实现普及普惠
今年2月中旬,我州学前教育发展迎来重大突破:安图县上榜2024年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市、区)名单,成为吉林省首批国家评估认定的两个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区)之一,也是目前我州唯一上榜县(市)。
何为普及普惠?安图县缘何走在全州乃至全省前列?日前,记者深入安图县教体局和各幼儿园一探究竟。
关键密码之一:以抓投入为兜底保障
“让每一名幼儿在家门口入好园”是安图县委、县政府一直以来的“心头大事”。
近年来,安图县在州教育局统筹指导下,将学前教育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印发专项工作方案,组建领导小组,建立“州定方向、县抓落实、园创特色”三级联动机制,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创造了内生动力。
安图县第一幼儿园始建于1985年,拥有39年办园历史,1998年被评为省级示范幼儿园,现有6个教学班,在园幼儿144名。“近几年,幼儿园周边小区不断增加,现有规模难以满足幼儿就近入园需求。”安图县第一幼儿园园长张娜向记者介绍,安图县委、县政府将该园易址新建项目列入重点民生工程,新园舍占地面积8399平方米,可容纳学位360个,将有更多孩子在“一幼”度过美好童年。
记者在新园址项目建设现场看到,五彩斑斓的楼体已建设完成,阳光透过窗子将一楼大厅照得通透亮堂,不远处电锯的嗡鸣声伴随着不断飞溅的火光。“内部装修接近尾声,工人们正在安装楼梯扶手,预计今年6月竣工,9月投入使用。到那时,我们的办园条件将迎来质的飞跃。”戴上安全帽,张娜带领记者在新楼里转了几个来回,畅想着不远的将来,幼儿在每个教室、每块区域里快乐活动的场景。
安图县第一幼儿园的易址新建、提档升级,是“政府重视”“教育优先发展”“幼有优育”的生动体现——
2021年至2024年,安图县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比11.65%,并呈逐年稳健增长之势;2023年春季学期起,全面落实公办园财政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由每年600元提高至650元,民办园生均补助标准由每年200元提高至240元;保教费收费占学前教育总投入的5.11%,同期政府投入占比达94.89%,保教收费标准始终居于全省最低水平,切实减轻了家庭教育支出负担;投入6306万元易址新建安图一幼、二幼两所幼儿园,投入208万元用于八所幼儿园教学楼维修改造,投入1066万元为所有幼儿园更新配备玩教具、乐器、电脑、监控等设备……安图县政府坚持过“紧日子”,腾出资金托举学前教育过上“好日子”。
“普及普惠并非免费教育,而是面向大众、保教质量有保障、以政府指导价收取合理保教费。”据安图县教体局局长徐超介绍,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主要包括3项核心指标:一是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确保该上、想上幼儿园的孩子都能顺利入园,基本解决“入园难”问题;二是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 保证普通家庭孩子能上质优价廉的幼儿园,基本解决“入园贵”问题;三是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体现以公办园为主的导向,同时又为社会力量办园留足空间。
现在,安图县有幼儿园13所,公办园占比68.71%,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9.10%,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100%,远远高于各项评比指标,真正实现了“让每一名幼儿在家门口入好园”。
关键密码之二:以扩资源为破题之举
午休时分,安图县东华幼儿园里静静悄悄,吃过午饭后的园长助理周云飞依旧闲不下来,在各层走廊里走走停停,看看孩子们睡得好不好。
“周老师现在不仅是孩子们的老师,还是老师们的导师,更是我的‘左膀右臂’!”园长郎翠说。
周云飞今年33岁,毕业于大连外国语大学。她从事学前教育行业已十余年,是安图县第一幼儿园的县级骨干教师,擅长环境创设和区域活动设计。今年春季新学期开始后,周云飞被派驻到民办的东华幼儿园,帮助其提升办园质量和水平。
刚到东华幼儿园时,各班正在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环创工作,老师们得知这正是周云飞的特长后,纷纷前来请教。周云飞在了解老师们的想法后,对各班设计逐个细化、优化、进班指导,将小班的“一年四季”细化为“二十四节气”、中班“甲骨文”调整为“中国传统文化故事、传统节日”、大班“非遗”大概念落实落细为“青花瓷、云肩、脸谱”等孩子们易于理解、乐于接受的独特设计。周云飞的策划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兴奋点,也给老师们带来很多思考和启发。
郎翠说,三所县直公办幼儿园将分别向东华幼儿园派驻一位骨干教师,包括周云飞在内的三位教师每人“送教入园”一个月,总计循环驻满一年,东华幼儿园将集各家之长,补自身之短,向着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标准迎头赶上。
2024年,在州教育局的指导下,安图县学前教育实行大园区管理,组建以安图一幼、安图二幼、明月镇幼儿园三所县直公立幼儿园为引领园的“三大园区”,辐射带动全县8所乡镇园、2所民办园构建“月共建、双月报、季度考核、学期总结”运行机制,开展拜师结对、跟岗实践、岗位置换、影子培训等共建和帮扶活动,实现以强带弱、资源共享、协同发展。
破题“普及普惠”,安图的做法不止于此——
在全县11所公办园设托班,招收2—3岁儿童,实现托幼一体;创设公益亲子托育班,针对15—35个月龄幼儿推出免费的优质普惠早期教育;幼儿园举办公益托育开放日,在周末免费向公众开放,开展游园活动等服务;县直幼儿园贴合家长上下班节奏,推出早送晚接服务,乡镇幼儿园增设免费延时托管……
在安图,学前教育不仅是普及普惠,更是优质普及普惠、高质量普及普惠。
关键密码之三:以强队伍为固基之策
师资力量薄弱对幼儿园、尤其是乡镇幼儿园来说,曾是巨大的难题。在乡镇园坚守了三十余年的王洪兰对此深有感触。
王洪兰于1988年投身学前教育事业,2014年成为安图县松江镇幼儿园园长。“我们这儿离县城远,当时幼儿园教师尤其是外聘教师收入也低,每月除去生活开销基本所剩无几,留不住人也很正常。”王洪兰说,近几年,在县级统筹下,该园通过特岗计划、免费师范生、事业单位招聘等渠道先后招聘教师超过10名。教师待遇逐年提升,乡镇教师额外获得政府补贴,工作地越远、补贴越高,且评优选先、职称评聘等工作日益向乡村一线倾斜,越来越多幼儿教师乐于从教、安心从教、长期从教。目前,松江镇幼儿园共有一线教师30名,平均年龄32岁,其中副高级教师7名,教师队伍基本稳定,实现了年轻化、专业化。
在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进程中,加强和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是安图县啃下的另一块“硬骨头”。
——教职工编制从144名扩充至233名,通过特岗计划、免费师范生、事业单位招聘等渠道补充教师51名,13所幼儿园全部达到“两教一保”标准。
——公办园教师工资由县财政按时足额发放,年平均工资高于公务员平均工资;民办园教师工资参照公办园标准合理确定,全额缴纳“五险一金”,保障教师收入水平。
——将师德考核结果作为幼儿教师招聘引进、年度考核、职称评聘、评优奖励的“首要标准”,树立师德典型18人次,涌现出全国优秀教师1人、特级教师1人,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成就感显著提升。
——构建“四位一体、多元协同”的教师专业化成长体系,开展“一动一折创编赛”“双向衔接共教研”“三维聚焦精教学”等系列活动,全面提升教师教学实操、心理应对及课程创新等能力。近三年,国省培遴选优质项目参加教师258人次,举办省州县级大型研培活动20次、线上线下参培教师1578人次,推动教师在各级培训教研中更新知识、革新理念、锤炼技能,提升保教品质。
从“有园上”到“园好上”再到“上好园”,如今,走进安图县的每一所幼儿园,我们都能从此起彼伏的欢声笑语中,感受到教师和孩子们发自内心的幸福与喜悦。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葛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