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跨越山海的春日邂逅
五月的延边,大地葱茏,生机盎然。连绵青山披上翠绿新装,嘎呀河畔微风轻拂,花香四溢。在这美好的时节,边境小城汪清县迎来一批远方来客。2025年“五一”假期,来自天津、江苏、河南等多地的游客不远千里,汇聚汪清,参加延边州“来多彩延边 探边境春韵”文旅体验活动。活动期间,游客们漫步朝鲜族村落,探寻红色遗址,体验非遗技艺,在欢声笑语中领略边疆独特风情,见证乡村振兴带来的蓬勃生机。
“早就听闻延边风光秀丽,这次终于有机会带家人来亲身体验!”5月1日,来自天津的林敏一家刚抵达汪清县,便被热情欢快的朝鲜族歌舞表演吸引。林敏告诉记者,自己对延边的红色文化兴趣浓厚,而丈夫和女儿则对当地美食与民俗满怀期待。“我们提前做了详细攻略,就想带家人看看边境风光,尝尝正宗冷面。”来自江苏的游客顾苏琳是朝鲜族民歌的爱好者,一路上,她口中不时哼唱着经典的《阿里郎》。来自郑州的刘洋则钟情于生态旅游,一路走一路拍,对汪清县秀美的自然风光赞叹不已。
不同地域、不同背景的游客,因对延边的向往而相聚在汪清。据汪清县文旅局工作人员介绍,为给游客提供优质体验,当地在出行方面开通专车专线,从酒店到各景点全程接送保障;住宿方面,协调优质酒店,部分游客可享受免费入住服务;旅游景点规划上精心设计路线,全方位展现汪清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与民族艺术。此外,14家商企积极参与,为游客在餐饮、文创产品等方面提供优惠,旨在通过沉浸式体验,充分展现边境县城的文化魅力,“让游客不仅是路过,更要留下深刻记忆”。
5月1日,中国朝鲜族农乐舞展示馆内热闹非凡。十几名游客跟随讲解员的脚步,深入了解汪清象帽舞的发展历史、基本转动技巧以及所获荣誉。在象帽舞第五代传承人太永春的讲解下,大家亲自体验象帽的转动,并参与朝鲜族特色游戏“尤茨”。刘洋感慨道:“朝鲜族象帽舞动作看似简单,却充满激情,展现了朝鲜族人民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也让我感受到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底蕴。”
在吉林汪清爱国主义教育中心,游客们聆听讲解员讲述抗日英雄童长荣牺牲在小汪清抗日游击根据地的故事。林敏牵着女儿的手,对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深感敬佩,她表示:“边疆的和平来之不易,年轻人确实应该多来了解这些历史。”
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警示教育中心,一场别开生面的“森林课堂”随游客的脚步开启。讲解员带领大家辨认野生蓝莓丛和五味子藤,介绍东北虎、东北豹的生活习性,令游客们大开眼界。顾苏琳对延边在东北虎豹保护方面取得的成果赞不绝口:“正是因为保护好了生态环境,才有如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
夜幕降临,林敏躺在床上,反复翻看手机里拍摄的朝鲜族婚礼表演视频;顾苏琳一边忙碌,一边即兴唱起刚学的朝鲜族民谣;刘洋则与家乡的同学视频通话,展示手中用桦树皮制作的精美书签。
分别前,几组家庭互留联系方式,约定明年再相聚。林敏说:“汪清的春天,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充满生活的烟火气,这是一堂生动的研学课。”顾苏琳打包了一箱辣酱和米酒:“这些味道会帮我们记住这里。”
记者手记
从民俗体验到红色教育,从生态探秘到亲情互动,这场文旅活动宛如一扇窗口,让不同地域的家庭看到了延边乡村振兴的多元景象。正如刘洋所言:“旅游的意义不仅在于欣赏风景,更在于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理解。”或许,这正是“多彩延边”的魅力所在——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将边境春韵化作联结天南地北游客的纽带。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