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市北山街道强化基层治理能力建设
延吉市北山街道聚焦社区工作者能力建设,以创新为引领,以实践为驱动,构建起一套行之有效的“三双”赋能体系,锻造出一支专业化、复合型的社区工作者队伍,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
“轮值交流+专班攻坚”双轨矩阵,创新社区工作机制。北山街道创新推出轮值书记(主任)机制,打破岗位间的壁垒,依托丹英社区这一实践阵地为社区工作者成长进步搭建平台。目前已累计培养200余名适应多岗位需求的骨干人才,使社区“两委”班子储备力量扩容35%。通过正副职角色互换、跨社区跟岗学习等方式拓宽社区工作者视野,提升了他们在社区治理方面的能力。街道以基层专干为核心,组建多个专班和专项小组,采用“专班领题—团队破题—协同解题”工作模式,累计攻克300余件社区治理难题,推动治理模式从以往的“单兵作战”转变为“兵团攻坚”,形成了“专班练兵、以战促学”的特色实践路径。
“全科培训+专业认证”双轨体系,重塑社区工作者能力。北山街道深入实施“全科社工”成长计划,构建起“街道集训+社区实训”的全方位培养体系,街道积极开展业务提升、服务礼仪等专题培训,社区则开设“微课堂”进行场景化演练,有效提升了服务效率与质量。创新设立“社工加油站”,建立“日练周学月测”学习机制,组建初、中级社工师学习小组,实行“组长领学+书记督学”模式。2024年新增持证社区工作者16名,持证率达50%,使社区工作者队伍的专业化服务水平实现新的跨越。
“数字赋能+竞技成长”双驱模式,激发社区工作队伍活力。北山街道为社区工作者建立“一人一档”电子成长档案,依据个人特点量身定制培养计划,并依托丹青社区“青夜校”开展前沿课程培训,助力社区工作者掌握智能办公工具和新媒体宣传技能;构建“以赛促学”机制,搭建多元竞技平台,通过演讲比赛、青年大讲堂、“金牌书记”业务大比武等活动全面提升社区工作者能力。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