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市建工街道延华社区借助“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为孤独症群体撑起爱的天空——发起慈善项目,用微光点亮“星光”
一直以来,延吉市建工街道延华社区高度重视对孤独症儿童、智力残障儿童及其家庭的关心关爱,将其作为社区工作的特色亮点持续推进。自2021年起,延华社区借助“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先后5次发起慈善项目,筹集善款1.5万元,为孤独症群体撑起一片充满爱的天空。
这些看似规模不大的慈善项目,却如涓涓细流,悄然改变着孤独症群体的生活。在延华社区北侧的布尔哈通河沿岸,曾经休闲座椅旁烟头散落的现象十分突出,既破坏环境,又存在火灾隐患。2021年,延华社区两委班子创新思路,通过“幸福家园”工程筹款1000元,采购烟灰盒半成品,交由延华社区“七彩课堂”的孤独症儿童进行创意绘制。延华社区党总支书记肖乐表示:“让孩子们参与绘制,既能让他们在创作中树立自信,又能改善社区环境,可谓一举两得。”令人欣喜的是,志愿者后续巡查发现,烟灰盒里有了烟头,这表明居民认可并使用了孩子们的作品,孩子们的努力得到了珍视。
从社区环境改善到生活帮扶,“幸福家园”工程在延华社区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泰亚市场小区的3楼缓台长期困扰着居民。由于小区人员构成复杂,缓台处垃圾、废弃沙发等杂物堆积,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孤独症儿童和家长在上课途中发现问题后,及时反馈给社区。社区迅速行动,协调相关部门查看情况,随后通过“幸福家园”工程申请到3000元资金,在缓台安装了摄像头。这一举措彻底解决了环境卫生问题,消除了居民多年的困扰。
延华社区还充分依托“幸福家园”工程,切实解决孤独症儿童、智力残障儿童及其家庭的生活需求。2023年,通过该工程筹集3000元善款,为孤独症家庭送去米面粮油、过冬棉衣和学习用品,有效缓解了他们的生活压力。2024年,再次筹集3000元,为18名孤独症儿童购置智能手环,为孩子们的安全增添了一份保障。
今年,延华社区持续发力,不仅发布“幸福家园”工程慈善项目,对社区“七彩课堂”服务项目进行升级,还承接了省慈善总会“吉善慈心伴成长”服务项目,利用2.5万元经费开展全年孤独症儿童系列活动,让孩子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于2020年9月正式启动,由中华慈善总会联合全国各级慈善总会,与民政部指定的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合作开展,旨在帮助村社规范募集资金、动员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是一项创新型重大慈善项目,致力于打造新时代助力乡村振兴、强化基层社会治理、造福村社群众的“希望工程”。我省于2021年开始实施这一工程。
自2021年5月我州获批吉林省首批“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试点以来,始终秉持“党建引领、试点先行、需求导向、多方参与”的原则,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结合“在职党员进社区”“党员双报到”等工作,积极探索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区公益慈善资源五类主体联动模式,创新开展“互联网+公益”“关爱一老一小”等活动,精准帮扶困难家庭、孤寡老人、留守困境儿童、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努力推动实现“住有所居、居有所安、安有所乐”的目标,全面扎实推进试点项目落地见效。截至目前,全州累计发布互助工程项目233个,覆盖1147个村社,受益群众超过万人。
多年来,延华社区借助“幸福家园”工程,为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搭建起多元化服务平台,吸引了更多志愿者和社会力量投身社区建设。延华社区先后荣获吉林省“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示范社区、延边州“老年文体小康社区”、延吉市“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等称号。在延华社区,“幸福家园”已不再仅仅是一个项目名称,更是孤独症群体与社会之间缔结的温暖契约,持续传递着爱与关怀。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