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村开起每月生日会
“守边境,更要守人心。”在龙井市白金乡的边境线上,一群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用最温暖的方式践行着戍边使命。他们不仅守护着祖国的边疆,更用心呵护着这里留守老人的晚年幸福。每月雷打不动的集体生日会,让国境线上的“夕阳红”绽放出格外绚烂的光彩。
距离龙井市区50公里的白金乡白金村,是一个典型的边境留守村落。常住人口中60岁以上老人占比超过65%,年轻人外出务工使得这里成为“银发村”。驻村工作人员和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在走访中发现,这些曾为边疆建设奉献一生的老人,最渴望的往往不是物质帮助,而是有人能陪他们说说话、热闹热闹。
为回应老人们的情感需求,今年4月,志愿者们在驻村工作队的带领下,创新推出“每月一庆生”暖心行动。他们仔细梳理全村老人信息,建立生日档案,每月自掏腰包为当月寿星举办集体生日会。戴生日帽、唱生日歌、分蛋糕、唠家常……在这些简单的仪式里,尊老敬老的中华传统美德悄然传承。
“这么多年头一回有这么多人给我过生日,真是太高兴了!”一位老人紧紧拉着志愿者的手,眼眶湿润地说道。截至目前,已有20余位老人参加了这项温馨的生日聚会。
然而,生日会不仅是庆祝活动,更成为倾听老人心声的重要平台。志愿者们会专注记录老人的生活难题,及时协调解决。村民梁明哲在生日会上倾诉心事,其老伴因腰伤长期卧床,想去市里医院做康复治疗,却苦于交通不便。了解情况后,村里立即协调当地卫生院,用保障车将老人送往医院接受专业治疗。“有时候入户走访,特意询问困难,村民可能不好意思开口。”驻村第一书记解飞告诉记者,平时难以启口的需求和烦心事,老人们往往会在生日会这样轻松的氛围里,自然就流露出来了。
一次次的暖心陪伴,让志愿者与老人实现了双向奔赴,结下了深厚情谊。老人们更是把这些年轻人当作自家孩子般疼爱,经常送来亲手做的饭菜、自家种的蔬菜水果。“他们就像自家孩子一样亲。”这是村民们对志愿者和驻村工作队员最朴实的评价。
据悉,白金村共有10名西部计划志愿者。白天,他们参与边境巡逻、乡村振兴等工作;晚上和节假日就投入到关爱老人的志愿服务中。志愿者们表示,未来将策划更多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持续充实老人们的精神生活,让党的关怀照进每个角落,用爱与陪伴筑牢边境村的温情防线。
边境线上的生日歌,唱响的是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更是新时代青年对边疆建设的责任担当,他们用青春的温度,温暖着老人们的晚年时光,书写着新时代青年扎根边疆、服务群众的动人篇章。
延边晨报全媒体记者 许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