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井:“海兰明珠”绽放璀璨光芒——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延边十周年集中采访报道之十一
十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到延边视察,为这片热土擘画发展蓝图。十载春秋,素有“海兰明珠”之称的龙井市始终将总书记的殷切嘱托铭刻于心、践之于行,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团结带领各族人民真抓实干、砥砺奋进,谱写了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壮美篇章。
7月8日,记者随采访团深入龙井市,探寻这座边陲小城在新时代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实践路径。
红色传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红色文化是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大众认同的重要资源,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力量和生动载体。龙井市立足丰富的红色资源,以生动的形式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基因成为凝聚人心、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强大力量。
清晨熹微中的龙井东山红色文化园,处处流淌着静谧而庄重的气息。步入园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广场中央气势恢宏的革命主题浮雕,栩栩如生的英雄群像仿佛在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
占地6.7万平方米的龙井东山红色文化园以“循迹溯源·凝心铸魂”为主题,精心打造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广场、红色印记追忆区、民族复兴同心路和革命烈士纪念碑四大功能区。通过情景再现、沉浸式体验等创新方式,生动展现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时期龙井各族儿女同仇敌忾、生死与共的革命历史,让参观者在缅怀先烈中接受精神洗礼,使红色基因代代相传。2023年12月,该园被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授予“老区精神教育基地”荣誉称号,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
“园区自开放以来,接待了大批研学团队前来接受红色教育。”据龙井东山红色文化园工作人员介绍,作为龙井市党性教育的“红色地标”,园区充分发挥教育实践基地、研学中心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平台的多重功能,为各级党组织提供了锤炼党性的生动课堂和丰富多样的实践载体,让党员在实地参观、亲身体验中接受党性教育。
近年来,龙井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依托“一核八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体系,将龙井东山红色文化园等红色地标串联成线,精心打造了10条特色研学线路,推出“护国安宁 无声功勋”韩乐然生平展、“传承红色基因·筑梦新时代”革命传统课程等特色项目,让各族干部群众在实地参观中感悟家国情怀,促进交往交流交融,增强“五个认同”。
科技赋能,智慧农业领航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在龙井市,这一重要指示精神正在转化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动实践。走进龙井市良田百世运动假日景区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的智能温室,农业“新”风扑面而来。约3米高的立体管道水培架纵横交错,宛如现代化的“植物工厂”,每层管道上都有用于种苗栽培的小孔,生菜种苗被放置于小孔内,管道内可以听见微弱的流水声,里面流淌的正是生菜生长所需的营养液。
“我们的立体水培系统采用了闭环循环设计,通过智能监测和自动补给,确保每一株作物都能获得最佳的生长环境。”据良田百世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农业技术人员介绍,这套系统集成了无土栽培、物联网传感和现代通信技术,实现了对作物生长环境的精准调控。与传统种植相比,不仅有效节约了用水量,单位面积产量更是平均提高了40%。
这座占地面积14208平方米的智能温室,堪称现代农业科技的“展示窗口”。目前,温室培育的蔬菜品种达30余种,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正在试验阶段的水培人参项目——在特制的培育箱中,一株株“人参娃娃”或初露嫩芽、或已长出“三品叶”,展现出勃勃生机。
“水培技术为人参种植开辟了新路径。”良田百世运动假日景区总经理宋晓翔介绍,通过LED光谱调控、营养液精准配比等技术手段,不仅大幅缩短了人参的生长周期,其有效成分也更加可控。据悉,景区现正在开展人参微重力环境生长实验,为未来太空农业进行技术储备。“目前,智能温室产出的农产品主要用于参观、研学和线下销售,农业科技园每年都会接待大量游客和团队前来观光体验。”宋晓翔说。
从传统农业到智慧农业,良田百世的实践生动诠释了科技赋能农业的无限可能。作为一二三产融合示范项目,良田百世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先后荣获吉林延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农业农村部农业物联网系统集成重点实验室试验示范基地等称号。未来,随着更多创新技术的应用,智慧农业将为龙井市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描绘出更加美好的现代农业新图景。
文旅融合,绘就全域旅游新画卷
旅游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龙井市以“一盘棋”观念统筹旅游产业布局,将文旅产业作为转型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努力走出一条发挥龙井优势、体现龙井特色的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走进盛夏的蘑菇村庄景区,“椰林”摇曳,碧波荡漾。阳光沙滩与生态人工湖相映成趣,茅草伞下传来阵阵欢声笑语,令人仿佛置身热带海滨。来自新疆的游客阿布杜拉正和哥哥姐姐们在沙滩上玩耍,他兴奋地说:“这里有水、沙滩、躺椅,风景很美,我们还玩了卡丁车和脚蹬船,每个项目我都很喜欢!”
据了解,蘑菇村庄景区于2019年由吉林益隆长白山实业有限公司投资兴建,旨在打造“全龄段奇幻探索乐园”。吉林蘑菇村庄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程有为说:“景区有亲子探索、自然共生、浪漫幻境三大主题板块,通过沉浸式的场景设计,既能让亲子家庭在自然互动中收获知识与欢乐,又可以为年轻人提供充满仪式感的梦幻体验。”未来,景区还将持续提升服务品质,引入更多娱乐项目,力争成为东北地区文旅新地标。
龙井市文旅局宣传推广负责人安银姬介绍,近年来,龙井市以“海兰明珠、梨花胜境、魅力边城龙井”品牌形象为核心,充分发挥独特的自然生态、朝鲜族民俗文化、边境风情、红色基因和足球运动等资源优势,全面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目前,全市共打造国家A级旅游景区10个。2025年以来,龙井市先后举办了“浓情元宵”民俗文化展示活动、梨花节等主题活动、航空模型公开赛、足球联赛、露营旅游嘉年华等大型文旅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今年前6个月,龙井市共接待游客221.03万人次,实现综合性收入19.76亿元,文旅产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电商腾飞,特色产品走向全国
酒香也怕巷子深,好产品也需要“走出去”。“家人们看过来,我们的人参酒用的都是带芦头、须子的完整人参,营养价值‘杠杠’的!”在龙井市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延边金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大屏幕上实时跳动着各直播间卖货的火爆场面,货柜上人参、冷面、传统大酱等延边特产琳琅满目,主播们热情洋溢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作为入驻龙井市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的标杆企业,延边金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已在线上搭建多个官方旗舰店,合作私域团购平台超2000家,签约带货达人3000余位,涵盖40多个产品品类。到去年9月,企业累计实现销售额331.3万元,其中通过20场助农直播带动农产品销售181.33万元。
电商就像一座金桥,电商一头连着田间地头的优质农产品,一头通向广阔的市场蓝海。“近年来,龙井市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孵化作用,组织了一系列新电商产业兴边富民试点村培训活动,推动本地特色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龙井市商务和外事局电子商务科科长李光子说,今年,龙井市计划开展电商培训1000人次,目前已举办3期培训,参训人员345人,成功培育边境村直播团队10个。接下来,龙井市将通过人才培育和产业孵化,为本土电商发展持续注入动能。
红色文化铸魂、智慧农业筑基、文旅融合添彩、电商经济赋能——行走在龙井大地,处处都是各族干部群众牢记总书记嘱托、感恩奋进的生动实践。站在新的起点上,龙井市将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在守正创新中续写时代发展新篇章。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爱丽/文 王宇男/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