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延边新闻 > 经济 > 千里边关党旗红 | 珲春:打造宜居宜业和美幸福村

千里边关党旗红 | 珲春:打造宜居宜业和美幸福村

2023-07-03 06:00:54来源:延边新闻网

近年来,珲春市围绕“三年攻坚、两年完成、末年收尾”目标,以清单化、图表化、手册化、模板化、机制化“五化”闭环工作法狠抓落实,推动边境村建设取得扎实成效,让边境村成为宜居宜业和美幸福村。

珲春市始终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边境村建设发展的“第一动力”,成立以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兴边富民工作领导小组和边境村工作领导小组,抽调精干力量组建兴边富民和边境村工作专班,制定出台《珲春市兴边富民实施意见》《珲春市边境村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等系列文件,切实做到目标具体化、任务项目化、责任清单化,有力保障各项工作任务高效落实。建立健全乡村三级协同联动和专班推进等机制,各市级领导带头遍访边境村,及时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引培返乡创业人员、致富能手等优秀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选派47支工作队、143名干部驻村帮扶,大力推行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有效提升了村党组织发展经济、服务边民的能力。

珲春市敬信镇防川村与边境派出所、驻军连队结成联建对子,通过组织联建、人才联育、活动联办、边防联守、责任联担等方式,深入推进党政军警民“同心筑堡垒”活动,全面提高稳边治边水平。创新采取“村企联建”运营模式,在防川村建设总投资2.61亿元的防川“东方第一村”古村落项目。柳亭村积极探索“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项目群”新模式,以“支部联盟”的方式,与包保部门和驻村工作队形成合力,因地制宜发展“小种植、小果木、小养殖、小加工、小棚膜”等庭院经济,谋划实施整村环境提升、象山白鹅养殖基地、互联网智能温室香菇种植示范基地、网红露营直播基地等项目,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增至123.23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1.9万元。

为积蓄边境村建设发展的“源头活水”,珲春市综合采取发展乡村产业、优化外来人口落户政策、扶持返乡创业就业、发展乡村产业、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扩大边民补贴发放范围等措施,全力推动边境村人口回流、人气提升。相继盘活边境村闲置农房162套,新增边境村护边员、巡边员、护林员、保洁员等公益性岗位196个,3500余名边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大力开展产业支边、人才支边、社会支边,常态化举办孟岭苹果。

采摘暨农民丰收节、马川子农业观光体验节等大型节庆活动。2021年8月至今,累计吸引游客2.2万人次,惠及边民1.3万余人次。

产业兴旺是边境村建设发展的“主引擎”,珲春市大力实施覆盖全局的产业项目,挖掘利用好农村宅基地、集体林地、册外地、小型湖泊等优势资源,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边民增收致富。重点打造总投资6.46亿元的防川“一眼望三国”、敬信湿地、大麻哈环球之旅、河口沙洲4个抵边特色产业园。坚持因地制宜培育壮大边民互贸、特色种养、农村电商等优势产业,启动实施计划总投资39.12亿元的191个产业项目,持续拓宽村集体增收和边民致富渠道。加快推进“一带一路”渤海古镇、渤海明珠欢乐谷等项目建设,全力保障防川民俗村、生态驿站、兰江渔业度假村、马川子长流园等29个乡村旅游项目稳定运营。

为改善边境村人居环境,珲春市将边境村全部纳入“千村示范”创建范围,扎实开展“百村提升”等行动,相继实施总投资1.21亿元的67个基础设施项目,大力推进农村改造提升、农村供水和污水处理设施等工程,新建7个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大院,不断强化公共服务供给,全市边境村自然村屯通硬化路率、公交车通达率均达100%,边境村饮用水全面达标,自来水普及率达98.4%,基本医疗卫生、教育、广播电视、4G网络等实现全覆盖。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相恒波

责任编辑:齐艳红
扫描二维码分享朋友圈
版权信息:如需转载,请您必须注明信息来源《延边新闻网》
  • 点击量排行
  • 时政
  • 经济
  • 社会
  • 国内

延边新闻网举报电话: 0433-2518770   E-mail:2381244096@qq.com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号 邮编:13300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2120180019
吉ICP备09000490号-3吉公网安备 22240102000346号
© 2007- 延边新闻网 版权所有

微信公众号
延边网

延边新闻网
手机端

新浪微博
延边新闻网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号

邮编:133000

电话:0433-2518770

邮箱:238124409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