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小舞台”谱写民族团结“大文章”——记敦化市人大代表,敦化市胜利街道文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邵桂荣
敦化市人大代表,敦化市胜利街道文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邵桂荣从事社区工作以来,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通过建强组织阵地、强化社区服务效能,不断推动辖区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使基层“小舞台”谱写出民族团结“大文章”。
文苑社区位于城乡接合部,辖区内人员复杂,管理难度较大,但她从来没有打过“退堂鼓”。“有问题就解决问题,没有资源就去找资源。”邵桂荣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为解决辖区环境治理难、小区管理难问题,给辖区各族居民打造一个良好的“共居”环境,邵桂荣提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联建”的想法,号召辖区“两代表一委员”、包联单位、商圈商户、物业企业等共同参与社区发展治理,实现“嵌入到融入,管理到共治”的基层治理新样态。针对老旧散小区院子基础设施不全的问题,2023年,邵桂荣积极争取包联单位和人大代表的支持,为老旧小区和平房区安装了15盏太阳能照明灯和12处室外休闲座椅,并在老年人较多的楼栋安装了折叠座椅,方便老人歇脚。小区环境的改善,让各族居民夜间出行有了安全保障,老人休闲有了好去处。小区一老年居民感慨地说:“社区为群众办了好事,做了实事,有了这些设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
文苑社区内老年人居多,为保障辖区各族老人生命健康安全,邵桂荣推出了别具特色的“窗帘行动”。她组织小区物业、邻居、志愿者与独居老人结对子,每天早上在老人楼下查看老人是否按约定拉开窗帘。若窗帘没有拉开,工作人员就会前往老人家中查看、询问。这个简单的拉窗帘“小动作”,饱含了居民间浓浓的团结互助之情。
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为了让辖区各族群众在家门口就享受到免费拍照服务,今年3月,邵桂荣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社区工作中,打造“‘红石榴’照相馆”。辖区少数民族的摄影爱好者主动担任“‘红石榴’照相馆”摄影师,免费为有需求的群众提供拍照服务。活动开展以来,辖区各族群众以预约的方式,纷纷到社区拍摄全家福、夫妻照。针对腿脚不便的老年人和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社区提供上门拍摄服务。通过拍摄全家福活动,在社区中进一步弘扬了好家风、好家训,绘就了各族同胞和谐共处的幸福画卷。
“群众有什么需求,我们就想办法帮他们解决。这样,我们做的事情才更有意义。”邵桂荣说,为实现“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她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和“浦江经验”,先后打造了“访调代理工作站”“律管家工作室”“红石榴调解室”等阵地,吸纳律师、民警、法官、“两代表一委员”、善于沟通的各族居民加入到社区调解服务队中,竭尽所能解决群众反映问题,“有事找社区”已成为文苑社区居民遇到难题时的第一选择。截至目前,社区调解服务队共帮助群众协商解决诉求98件,化解居民矛盾纠纷128起。为了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红石榴”宣讲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邵桂荣带领社区“两委”班子、党员、居民学习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基本知识,在社区微信公众号开设《石榴籽》专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民族团结故事、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传递给各族群众,帮助大家认识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民族团结之花绽放在居民身边。
“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就要真正融入辖区各族群众的生活中。”邵桂荣说,作为人大代表,要认真履行好职责,切实当好惠民政策的传播者、共建共享的推动者、居民群众的服务者,促进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