珲春市委党校构建特色培训体系
珲春市委党校始终把开放办学作为提高党校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构建起计划内干部教育培训与计划外培训协同发展的“一体两翼”培训格局,全力走出一条对外培训的特色发展之路。
珲春市是我国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窗口”和面向东北亚开放的“桥头堡”,也是我国“一带一路”向北开放的战略支点,有着突出的地缘优势等因素。近年来,该校将原有的“抗战斗争的党史党性、边关国史的爱国主义、海洋经济的开放发展”三大教学体系升级,优化为以“五色叠加”的教学布局,走三条特色主题教育路线的教学模式。为使计划外培训方案更加规模化、系统化,突出地域特色和亮点,该校抢抓地缘政治环境变化机遇,更好发挥珲春区位优势、热点优势,对全省以及全国各地外来参训学员广泛宣传珲春。
自我州深入实施“引千万游客入延计划”以来,该校在外培班推广中,紧跟步调,加强与全省各高校、党政机关以及其他地方培训班的合作,真正做到“以班带人、以训带宣”。承接设置在珲春点位的培训班次,引入多个培训班,同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单位达成建立培训基地的合作协议,与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合作也在筹备中。该校还紧盯培训效果转化经济效益的目标,以东北亚商品城作为现场教学单位,在介绍珲春开发开放现状的同时,让学员们现场体验这座边疆城市的开放政策优势。
近年来,该校加大对计划外培训的投入力度,精心打造现场教学点位,服务文旅产业发展。开辟“古色”“绿色”培训教育路线,挖掘“红色”资源讲好珲春红色故事,设置“蓝色”开发开放教学点位,感受边境合作开放活力。培训宣讲有声有意,学员听得入脑入心。
今年以来,该校已承接72个对外培训班次,受训人数达3914人,同比增长41.2%。如今,该校的计划外培训所涉及的线路打造、点位教学、联动带班等教学方案均比较成熟,为全省党校系统提供了参考借鉴的经验和方案。
左振海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相恒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