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清县红色教育基地:传承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
汪清县作为国家一类革命老区,是东满抗日战争的主战场。童长荣、周保中、李延禄、魏拯民等一批抗日将领曾在此战斗、生活,全县9个乡镇分布着近300处抗战遗址遗迹。近年来,汪清县秉承“赓续红色血脉、厚植家国情怀”的宗旨,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大力开展红色教育活动。
“七一”前后,来自省内外的多个党政机关、社会团体走进东满抗战历史纪念馆、小汪清抗日游击根据地、红日村党性教育基地等红色教育基地,通过追寻红色足迹、重温入党誓词、聆听奋斗故事等方式,庆祝建党104周年。到目前,这些基地累计接待省内外主题培训班次45期,学员和游客3000余人次。
汪清县以小汪清抗日游击根据地为核心,打造了一批集红色文化传承、文旅融合发展、兴边富民实践、乡村振兴示范、民族团结进步于一体的教学精品线路。同时,组建了由省、州专家教授领衔的专业化师资队伍,开发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走抗联路、音乐思政课等为主要内容的多元化教学体系。面向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中小学及社会团体,开展爱国主义、党性修养等多种教育活动,年均接待量达4万人次,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注入了鲜活内涵。
7月1日,东满抗战历史纪念馆内,前来研学的党员、群众在珍贵的历史照片和陈列前驻足凝视,追忆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礼。汪清县档案馆数字化科科员曹建华表示:“参观东满抗战历史纪念馆,了解先烈们的英雄事迹,使我更加坚定了信念,要牢记党员的使命,立足本职岗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该馆自开馆以来,累计接待省内外培训班次1300期,参观学员和游客12万余人次。
在小汪清抗日游击根据地,干部、群众走进东满游击大队密营、兵工厂、被服厂、印刷厂等抗战遗址遗迹,聆听抗日少年金锦女、英雄母亲姜春花的感人故事。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六〇三队党委书记、队长张丽萍感慨道:“一路下来,边走边听,连听边悟,我们真切感受到当年东北地区抗战条件的艰辛和东北人民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的重要贡献。我们将传承好这种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助力地勘事业发展,为经济腾飞贡献力量。”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