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都市繁华 与丈夫并肩战斗守边疆
2019年,她放弃省城稳定的工作,毅然决然地来到图们市,选择和丈夫范思健并肩战斗;2020年,夫妻二人创立了“老范夫妻调解站”,从此居民“家长里短”的生活里有了她的身影;2021年,她发现辖区部分儿童缺乏关爱和正确引导,便用母亲般的关怀给孩子们撑起了一片天空……她就是延边边境管理支队图们大队新华边境派出所护边员陈娇。5年来,她用自己的爱与坚持,与丈夫共同守护着这座美丽的边境之城。
她是认真谨慎的护边员
陈娇的责任区在中朝边境一线,辖区边境线长3.2公里。2021年至今,她收到群众举报线索18条,发现铁丝网破损4处,成功阻止无人机放飞29人次,劝阻抵边拍摄人员211人,并将问题及时上报,有效地预防了误越边境和偷渡案件的发生,起到了良好的边境管控效果。
她是化解邻里矛盾的调和剂
成立“老范夫妻调解站”后,陈娇和丈夫成了行走的调解员,哪里遇到矛盾就在哪里化解。今年春天走访时,有老人向他们反映,楼上邻居的孩子天天在家踢球,产生的持续噪声对患有心脏病的家人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尽管已多次尝试与楼上住户沟通协商,但矛盾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愈演愈烈。
夫妻二人了解情况后,立即与老人楼上的邻居沟通,但对方态度蛮横。陈娇毫不气馁,多次上门劝说。在他们的努力下,楼上邻居的态度有所缓和,表示会尽力约束自己的孩子,并接受了陈娇提出的错开房间玩耍并安装爬爬垫等建议,但仍然拒绝向楼下老人道歉。
眼看事情又陷入僵局,范思健便主动出资为楼上邻居购买了爬爬垫,再次登门相劝。对方被夫妻俩认真负责的态度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深深打动,下楼向老人表达了歉意。4年来,夫妻俩化解群众矛盾纠纷180多起,服务辖区群众5600人次,协助破获案件23件。
她是孩子们的暖心“妈妈”
在日常的走访排查中,陈娇敏锐地发现一些因父母离异或外出务工而缺乏家庭关爱的儿童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为此,陈娇将“老范夫妻调解站”变成课后辅导看护室,为这些需要特别关注的孩子提供一个安全、温馨的学习与成长环境。在这里,除了免费的学业辅导外,孩子们还能品尝到由陈娇亲手准备的营养晚餐。
今年12岁的小军(化名)是其中一员。父母离异后小军跟随父亲生活,父亲平常对他的管理就是“棍棒教育”,这使得小军逐渐变得叛逆。一次,小军在与父亲发生争执后离家出走。父亲报警后,陈娇作为护边员加入了搜寻队伍,并因此结识了小军。
了解到小军所面临的困境,陈娇多次邀请他到调解站。起初,小军表现出明显的抵触情绪,不愿意前往,每次都是陈娇亲自上门邀请才勉强同意。一年多来,在陈娇细致入微的关怀下,小军把她当作了亲人,从最初的沉默不语转变为无话不谈。现在,小军每天放学后都会到调解站来和陈娇聊会儿天,讲讲在学校的事。这两年,陈娇为像小军这样的孩子创造了一个充满爱意和希望的成长环境,让孩子们在爱与阳光下茁壮成长。
她是群众的“贴心人”
陈娇把辖区当成家,把群众当亲人,通过每次走访,掌握每一户边民群众的家庭情况,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2021年的一次走访中,陈娇了解到,30岁的小吴是一级残疾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其父亲患有尿毒症,家庭的重担都压在了他母亲一个人身上。针对小吴的特殊情况,陈娇和范思健及时将有关情况汇报给单位领导、社区及民政等部门。在夫妻二人的多方协调下,小吴被送到了图们市第一疗养院治疗。二人还从每个月工资中拿出1000元用作小吴父亲做透析的费用。几年来,夫妻俩自掏腰包2万余元购买便民长椅、雨伞、豆油、杂志等物品,帮助24户特殊困难家庭完成了“微心愿”。
陈娇说,今后将更加努力地完成好自己肩负的责任,守护好辖区、守护好图们,让这座边境城市更美好、更温暖!
延边晨报全媒体记者 徐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