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市民注意食品安全 夏季食品选购、储存、加工制作须谨慎
小暑已至,持续高温天气为细菌滋生提供了温床,食品腐败变质风险显著上升。为切实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州市场监督管理局近日发布夏季食品选购、储存、加工制作全流程安全风险提示,为市民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选购环节是食品安全的“第一关”。该局提醒,消费者应优先选择卫生条件达标、储藏设施完善的商场、超市及市场采购食品。选购时,务必仔细查看厂名厂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坚决杜绝“三无”及过期食品。在挑选食材时,需警惕变色、散发异味或包装破损的产品,切勿购买未经检验检疫的肉类、来源不明的禽类水产品及假劣肉制品。切勿随意采摘、食用野生蘑菇、野菜野果等不明植物,选购鸡蛋时也要仔细检查是否清洁无裂纹。在外就餐应优先选择证照齐全、食品安全量化等级高的餐厅;网络订餐时,需确认第三方平台公示的《食品经营许可证》有效,并仔细检查外卖包装完整性。
科学储存是守护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该局强调,食品储存应严格遵循分类存放原则,做到生熟、成品与半成品分离。冰箱冷藏室温度应控制在0至4℃,冷冻室应维持在-18℃以下。特别需要注意,熟食在室温下放置不宜超过2小时,冷冻食品切忌反复解冻,熟食、乳制品等即食食品开封后需尽快食用。
食品加工环节,良好卫生习惯和规范操作缺一不可。加工前,确保场所、器具设备彻底清洁消毒;处理食材前,要认真清洗蔬菜瓜果,去除表面污物和农药残留;加工全程需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必要时佩戴手套。同时,食品加工必须烧熟煮透,刀具、砧板等用具做到生熟分开、分类存放,建议推行“色标管理”,严防交叉污染。冷食、生食的贮存要严格控制温度,避免食品长时间裸露。
此外,该局还着重提醒消费者强化维权意识。购买食品、外出就餐时,应妥善留存消费凭证,并对网购食品保留包装和物流信息。若遭遇食品安全问题,可随时拨打12345、12315投诉举报,并留存问题食品样本。一旦出现呕吐、腹泻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状,应立即就医,并保存好就餐发票、就诊记录等证据。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牛泽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