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新春,汪清小城不一样
又是一年新春佳节。边陲小城汪清县张灯结彩、阖家欢聚,洋溢着喜庆氛围。与往年相比,汪清县今年的年味儿不仅浓郁,更别有一番风味。
观影热潮涌动 年味别具一格
2月3日,在汪清县工人文化宫大厅,春节档电影的宣传海报醒目亮眼,引得观众驻足观看。大屏幕上,各影片的预告片循环播放,动感的音乐搭配震撼的画面片段,不断撩拨着观众的心弦。
候影区内,扶老携幼的一家人、甜蜜相依的情侣、结伴而来的朋友等满怀憧憬,期待着即将开启的电影之旅。影厅内,灯光渐暗,电影开场。观众们随着剧情的发展,时而惊叹,时而欢笑,时而感动落泪,完全沉浸在电影营造的奇妙世界里。
为应对春节期间的观影高峰,汪清县工人文化宫增加了人力和排片场次,从早到晚几乎场场爆满。工作人员表示,虽然过年这几天十分忙碌,但看到大家如此热衷于来这儿看电影,心里特别高兴,也真切地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儿以及人们对电影的热爱。
温暖职工心 服务每个人
2月4日,在汪清县总工会的工驿站,屋内的布置满是浓浓的年味儿,传递着新春的美好祝福。桌上摆放着热气腾腾的奶茶,散发着阵阵诱人的奶香与茶香,袅袅升腾的热气给寒冷冬日的人们带去了温暖。
餐桌前,几位外卖骑手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分享着春节期间送外卖的经历。有的说遇到了特别暖心的顾客,收到外卖后还不忘送上新春祝福;有的则讲述着因为订单太多,在大街小巷中争分夺秒奔波的趣事,还有的与旁边的环卫工人聊得热火朝天。“以前工作累得腰酸背痛,连个歇脚的地方都没有,只能在路边随便找个角落将就一下。现在有了工驿站,不仅能休息,还能和大家一起聊聊天,感觉这年更有人情味了。”大家喝着奶茶闲聊着。
“建设工驿站,就是想职工之所想,行职工之所盼,让更多户外劳动者进得去、用得上,共享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牢牢把握‘小站大爱’的性质定位、功能定位、发展定位,持续推动工驿站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运维长效化、服务精准化。努力让职工群众‘方便寻站、乐享服务’。”汪清县总工会的工驿站负责人表示,将根据劳动者不断变化的需求,进一步拓展服务内容,为户外劳动者提供更加全面、贴心的服务。
加速冲刺“开门红”
2月5日,位于汪清县天桥岭镇的桃源小木耳实业有限公司的黑木耳三级菌包智能生产车间内,装袋窝口插棒系统、自动上下架机、无人AGV叉车、输送线等设备在智能系统的管理下有序运行。在木耳产品精深加工车间,数十名工人正在忙着对木耳产品进行包装、打包成件。据车间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近期迎来了木耳产品的销售高峰期,截至2月3日已打包3000余件产品。
记者了解到,该公司今年计划生产木耳三级菌包3000万袋,目前已完成大部分生产,预计5月份左右完成生产。同时,该公司的冻耳菌开始出库,逐步进行春菌包的吊袋摆放等工作,争取实现新年一季度“开门红”。
年味不减 “咖”味更浓
新春佳节,对于“90后”青年陈浩然来说,不仅是与家人团聚的时刻,更是站在吧台后,为每一位顾客制作咖啡的忙碌时刻。
去年6月,陈浩然加盟开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家咖啡店——贝拉咖啡。从选址、装修、购置设备、招聘员工,他在每一个环节中亲力亲为。无论是店面装修、挑选咖啡豆,还是冲泡技巧,陈浩然精益求精,为顾客带来最纯正的咖啡体验,同时自己了解了咖啡背后蕴含的深厚文化。
从新年初一开始,陈浩然的店里就热闹非凡。在外求学、工作的年轻人纷纷返乡,咖啡店成了他们聚会聊天的新场所。“贝拉咖啡居然开到了老家汪清,很惊喜。”从武汉返乡过年的朴女士逛街时意外发现了贝拉咖啡店,便迫不及待地点上一杯榛果拿铁。
新的一年,陈浩然有着新的憧憬:“我想再丰富一下菜单,推出更多有创意的咖啡饮品和甜品。我还计划在店里举办一些咖啡文化交流活动,比如咖啡品鉴会、手冲咖啡教学等,让更多人了解咖啡文化,带动更多喜欢这个行业的人一起创业。”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 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