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网宣 > 沙漠变“果园” 北京援疆结“金果”

沙漠变“果园” 北京援疆结“金果”

2025-07-09 16:07:38来源:新华社

image.png

新华社乌鲁木齐7月8日电(记者张瑜)七月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热浪像沉沉的毯子,压得人喘不过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昆玉市225团的果园里,却藏着另一番天地:一排排苹果树上,拳头大的“米奇拉”苹果泛着青黄,释放出沙漠中难得的生机。

果农阿依吐兰汗·吾加比力蹲在树下,指尖抚过苹果,眼里的笑意比头顶的阳光还灿烂。她的脚下,黑色的滴灌带将水分运送到每棵果树根部,水肥一体化系统按土壤墒情自动配比氮磷钾,精准把控每一滴水、每一克肥的流向。

但在5年前,这片现代农业果园的所在地,还是“抓把土都硌手的沙窝窝”。2020年,以北京援疆资金为牵引,225团引入矮砧密植苹果技术,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种植矮砧密植高标准苹果园1万亩,目前已建成7000余亩。

“矮砧密植,就是用矮化砧木嫁接苹果品种,每亩地较传统果园可以多栽种145株果树,还能机械化作业,节省60%的人工成本。”225团一连干部方威强介绍,“传统果树五六年丰产,我们两年挂果,四年丰产。”

起初,农业技术员向农户推广矮砧密植技术时,许多人不理解,“果树越粗越壮,果子不也就越大越多吗?这‘长不高’的苗能结果?”尽管不太懂科技,但阿依吐兰汗学习起来毫不懈怠,技术员手把手教她拉枝、扭枝,她也成长为附近有名的种苹果能手。

阿依吐兰汗·吾加比力在果园为果树扭枝。新华社发(谢苏林摄)

去年,阿依吐兰汗的11亩苹果园迎来首季丰收,亩产约2吨,纯收入5.5万元。家里用这笔钱添了辆小轿车,“以前出远门不方便,现在一脚油门就到了,生活实实在在好了”。

今年看着枝头挂着更多苹果,她笑得更甜了。团里新建了冷链物流中心,8月上旬苹果熟了,“坐上”冷链车,从地头到乌鲁木齐只需24小时,每公斤能多卖2元。特色林果加工车间也将完工投用,桃子、苹果、西梅等特色林果,经过深加工后附加值提高,又能增加一笔收入。

果农莫进波2024年承包了20亩苹果园,今年扩充到30亩,还代管着70亩苹果园。一大早,他就在地里,忙着给枝条“扭腰”。

“扭腰其实就是扭枝,是为了避免枝条互相抢夺营养,促进果树结果的修剪技巧。”他擦了把汗笑道,“这矮砧树跟传统果树不一样,前期把树养壮了,丰产期来得快。”莫进波说,苹果一丰收,地头就来了不少收苹果的客商,这也是他扩大种植的信心来源。

莫进波在果园进行扭枝作业。新华社记者 张瑜 摄

为让援疆资金的效能得到最大化释放,225团建立“党支部+龙头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资金投入产业链基础设施与技术体系,农户通过土地流转、果园务工、果品销售拓宽收入渠道。

从阿依吐兰汗家的小轿车、到莫进波果园里的忙碌身影,从亩产几百公斤到亩产上吨的跨越,从“沙窝窝”到年收入超5万元的“金果园”——这片沙漠边缘的苹果香里,饱含着北京援疆的温度,也显示着科技改变生活的力量。

来源:新华社
初审:
王晓东
复审:
李思文
终审:
王军
 
扫描二维码分享朋友圈
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转载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即刻删除
  • 点击量排行
  • 时政
  • 经济
  • 社会
  • 国内

延边新闻网举报电话: 0433-2518770   E-mail:2381244096@qq.com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号 邮编:13300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2120180019
吉ICP备09000490号-3吉公网安备 22240102000346号
© 2007- 延边新闻网 版权所有

微信公众号
延边网

延边新闻网
手机端

新浪微博
延边新闻网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号

邮编:133000

电话:0433-2518770

邮箱:238124409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