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1+1丨暑期防溺水 除了“堵”,还能怎么“疏”?
眼下,全国大部分地区的中小学生开始放暑假了,暑期儿童安全也成为接下来的重点。这其中,防溺水又是暑期安全中的重中之重。今年,各地如何在加强青少年防溺水?在防溺水工作中,云南文山州又为何能够推进“一乡镇一泳池”?
△点击观看本期完整视频
技防
无人机巡查 AI实时识别野泳等危险行为
今年,针对重点水域的提醒防范,很多地方升级了高科技手段。
近日,在江西省共青城市珍珠湖边,一架正在巡航的无人机发现水边有4名青少年戏水,且旁边没有大人看守,无人机立即降低高度,并通过扩音器发出警示。接到无人机信号后,附近巡查的工作人员也立即赶到现场劝离。
江西共青城空地一体综合治理项目负责人 曹福成:我们部署的3台“宝莲灯”全自动机库,可全天候开展无人机巡查。针对暑期安全,重点加强水域巡检,通过AI实时识别野泳、野钓等危险行为,发现后立即喊话驱离并联动责任单位处置。目前已完成24平方公里水域覆盖,筑牢防溺水安全网。
不仅在江西共青城,在江西新余、山东德州,类似的防溺水智能实时监控系统正在各地,特别是县乡村布局。
新余高新区马洪办事处山南村委信息员 罗丽尊:往年全靠5个村干部和12名志愿者轮班巡查,从早到晚沿着水边转,一天下来每人要走2万多步,一到暑假更是神经紧张,生怕出溺水事故。现在装上“哨兵”系统,真是帮了大忙,我们基层防控的担子轻了不少,村民们也更安心了。
还有的地方,在得到监护人同意后,将所在县、乡的中小学生面部信息录入防溺水智能安防系统数据库,一旦识别确认有学生进入水边规定的危险区域,警报机制即刻启动,同时也会将信息发送至学生家长和老师的手机端。
怎样看待技防的有效性,能否做到万无一失?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马亮:通过技防,特别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可以更好地、更加精准地开展防溺水工作。这些技术能够全天候运行,而且效率也非常高。当然我们看到这些技术优势的同时,也要看相关部门怎么样协力参与、看能否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和行动,真正地让儿童能够远离危险。所以,怎么样去把这些技术用好,包括这些技术怎么在运用的过程之中持续更新维护,做到技术到位,这些也是非常重要的。
人防
安全教育 法制化规范约束
智能化手段为防溺水提升了防控效能,在科技手段之外,更全面的防溺水安全教育也在这个暑期持续开展。
河北省平泉市瀑河城区段岸边,消防员化身“安全导师”,在水面展开逼真演示,从模拟落水、水面挣扎、溺水自救等方面,向师生和家长们展现溺水的全过程和救援技巧。
随着暑期到来,各种类型的防溺水安全教育还有很多。近几年,很多地方也把儿童防溺水作为重点工作在推进。2024年7月1日,湖南正式实施了《湖南省预防中小学生溺水若干规定》,成为全国首个以立法形式推进防溺水工作的省份。
湖南在立法规定中,针对防溺水,清晰界定了学校和家庭的责任,也明确了危险水域预防溺水的主体责任,同时规定了政府及部门的职责,并且强调在推动预防溺水工作中要齐抓共管、标本兼治。
马亮:实际上,防儿童溺水的工作通常涉及十几个、二十个部门,湖南通过立法的方式,去实现这种制度化、常态化的运行,特别是明确部门责任,对于进一步落实部门责任是非常关键的。让我们能够“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一些偏远的地方可能面临缺人、缺技术、缺资金等问题,怎样更好地防儿童溺水呢?
马亮:非常关键的就是我们怎么样自上而下的形成多层级、多主体的投入机制,也就是说我们不能指望每个村都有钱、有人去解决这个问题。更多要看省市县各级政府能不能共同出资,去打造相应的一些技术平台,让基层能够使用,这也能避免一些重复建设、分散建设带来的资源浪费;同时也要鼓励各地因地制宜采取和各地比较匹配的方法,进行防溺水工作。比如有些地方可能没有条件去建设标准化的游泳池,也可以鼓励当地的村民作为志愿者去参与这样一些工作。其实很多偏远地区,更多的是留守儿童出现溺水风险,怎么样通过乡村振兴,吸引父母返乡就业,让他们能够对儿童有更多监护和照料,也避免这样一些问题的发生。
物防
“一乡镇一泳池” 提早get游泳和自救技能
1
防范效果显著 大部分县市实现“零溺亡”
据介绍,云南文山州从2023年起,开始实施“一乡镇一泳池”项目,采取“州级补助5万、县(市)自筹一点、社会资助一点”的方式,筹集项目建设资金。两年多的时间,2827万元的投入,共建成107座泳池,在全省率先实现乡镇全覆盖。
推进“一乡镇一泳池”项目以来,文山州溺水事故数和溺水死亡人数都大幅度下降。截至2024年,文山州的八个县市当中,七个县市实现了“零溺亡”。
2
多举措筑牢防溺水防线
云南省文山州教育体育局体育教研员佟常福介绍,文山州将重点推进这几面的内容:
首先就是落实“州、县(市)、校”的游泳池运维管理办法,规范乡镇校园泳池建设与运维。
其次是完善游泳池配套设施并推进相关项目点的改造升级。
三是强化校园游泳教练员培训,规范游泳教学。
四是常态化开展青少年游泳赛事,保障泳池高效运营、筑牢防溺水防线,同时发掘游泳体育后备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