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延边新闻 > 时政 > 民族团结花盛开 边境小村展新颜​ ——记吉林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安图县松江镇松花村党支部副书记兼安图松花村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姝君

民族团结花盛开 边境小村展新颜​ ——记吉林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安图县松江镇松花村党支部副书记兼安图松花村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姝君

2025-07-29 09:02:20来源:延边新闻网

盛夏的长白山麓,五道白河潺潺流淌,映照着安图县松江镇松花村的红瓦飞檐。在充满民族风情的民宿院落里,松花村党支部副书记、安图松花村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姝君正仔细检查每一处细节:灶台上的铁锅是否洁净如新,展柜里的农特产品是否摆放整齐……这些看似平常的举动,承载着她带领各族乡亲迈向共同富裕的坚定决心。

以真心换真情 架起民族交融连心桥

李姝君是土生土长的安图县人。年轻时,她走出大山,在繁华都市打拼。然而,城市的霓虹闪烁,不仅没能冲淡她的乡愁,反而让她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家乡的独特价值。安图县地处长白山腹地,自然风光秀美,民俗风情浓郁,但因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藏在深山人未识”。“家乡的绿水青山、多彩民俗、淳朴民风,都是发展旅游的宝贵资源。”2000年,李姝君与丈夫毅然决定返乡,从经营旅游特产小店起步,凭借诚信经营,赢得了良好口碑。

2010年,李姝君将目光聚焦到松花村。这个依山傍水、位于长白山旅游沿线的村落,朝鲜族人口占比达七成,传统民居保存完好,发展民俗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当她向村民提出发展乡村旅游的设想时,迎来的却是质疑与观望。“咱这穷村子能搞旅游?”“种了一辈子地,哪会接待游客?”面对村民的不解,李姝君没有退缩。她深知,改变需要时间与耐心,必须有人勇敢迈出第一步。

为拉近与村民的距离,传递发展信心,李姝君积极融入村民生活。白天,她跟着朝鲜族阿妈妮学做辣白菜、打糕;夜晚,盘腿坐在村民家的火炕上唠家常;农忙时,卷起裤腿下田帮忙插秧;谁家有红白喜事,她总是第一个到场帮忙。就这样,这位执着的汉族姑娘,在与村民的朝夕相处中,逐渐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如今,老人们提起李姝君,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这闺女,是咱松花村的人!”李姝君动情地说:“‘闺女’这个称呼比任何荣誉都珍贵,它代表着村民们对我的信任,我一定要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以特色促发展 点燃兴边富民新引擎

赢得村民信任后,2011年,李姝君成立了松花村姝君朝鲜族民俗旅游服务专业合作社。她带领村民将传统民居改造成特色民宿,保留火炕、雕花门窗等民族元素,打造沉浸式体验项目。当第一批游客走进充满民族风情的院落时,村民们眼中燃起了希望的光芒。

李姝君深知,民俗旅游不能流于表面。她深入挖掘少数民族农耕、饮食、歌舞等文化资源,精心设计文旅体验活动。游客白天可以跟着村民腌制辣白菜、制作打糕、跳象帽舞,夜晚则能在温暖的朝鲜族火炕上,感受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这些原汁原味的文化体验,让松花村迅速成为长白山旅游线上的“网红打卡地”。

为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李姝君创新推出“旅游+农业”模式。她将村民种植的有机大米、山野菜进行品牌包装,通过旅游渠道销售,有效带动村民增收。同时,她还号召村民发展棚膜经济,种植有机蓝莓、草莓、蔬菜,并利用互联网平台,助力延边农特产走出大山。目前,松花村已带动20余户农户创业,吸纳80多名群众就业。

“以前种地看天吃饭,现在家门口就能赚钱。”朝鲜族村民朴大爷与游客做生意多年,普通话十分流利。他乐呵呵地说:“姝君这丫头好啊,给我们带来了太多好处。旅游旺季时,我把自家种的黄瓜、玉米、西红柿卖给游客,一年能增收三五千块钱,还能和游客唠家常,介绍延边风土人情,也算是老有所为了。”据统计,2024年,松花村接待游客达38万人次,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2万元,村民人均增收3000余元。

以担当筑和谐 共建幸福美好新家园

在李姝君看来,经济发展与民族团结如同车之两轮,缺一不可。

她的家庭就是多民族融合的生动典范——丈夫是满族,员工中有汉族、朝鲜族和瑶族。她常说:“各族群众都是一家人,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李姝君始终牢记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她定期走访慰问村里的孤寡老人和残疾人,送去生活物资,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在她的倡议下,村里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各民族村民积极参与,互帮互助蔚然成风。她还十分关心各族青少年成长,积极对接爱心企业,为村小学捐赠图书、学习用品和教学设备,改善孩子们的学习环境。在她的带动下,松花村尊老爱幼、团结互助的氛围愈发浓厚,这里不仅是充满民族特色的旅游村,更成为了民族团结、和谐幸福的大家庭。

夕阳西下,松花村的广场上响起《红太阳照边疆》的悠扬歌声。李姝君与游客、村民们手挽着手,跳起欢快的民族舞蹈,不同民族的服饰在晚霞中交织成一幅绚丽的画卷。二十余载光阴,李姝君将一个偏远山村打造成吉林省4A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带动周边村民共同富裕。如今,松花村已与省内外80多家旅行社建立合作,年接待游客近40万人次,走出了一条“旅游兴村、产业富民、民族团结”的乡村振兴之路。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爱丽

来源:延边新闻网
初审:
齐艳红
复审:
李思文
终审:
王军
 
扫描二维码分享朋友圈
版权信息:如需转载,请您必须注明信息来源《延边新闻网》
  • 点击量排行
  • 时政
  • 经济
  • 社会
  • 国内

延边新闻网举报电话: 0433-2518770   E-mail:2381244096@qq.com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号 邮编:13300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2120180019
吉ICP备09000490号-3吉公网安备 22240102000346号
© 2007- 延边新闻网 版权所有

微信公众号
延边网

延边新闻网
手机端

新浪微博
延边新闻网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号

邮编:133000

电话:0433-2518770

邮箱:238124409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