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延边新闻 > 时政 > 珲春基层立法联系点以“边”为媒、以“民”为心——畅通立法“直通车” 架起民意“连心桥”

珲春基层立法联系点以“边”为媒、以“民”为心——畅通立法“直通车” 架起民意“连心桥”

2025-08-19 08:56:09来源:延边新闻网

基层立法联系点是人民代表大会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是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的重要形式。202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将珲春市人大常委会确定为第四批基层立法联系点,这也是吉林省首个“国字号”立法触角。近年来,珲春基层立法联系点以“边”为媒、以“民”为心,打造具有边城特色的立法征集、施法建议、普法宣传工作模式,为国家立法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了“珲春实践”、贡献了“珲春智慧”。

打通立法民意汇集的“最后一公里”

在敬信镇防川村立法联络站,几位少数民族老人热烈讨论着最新的法律草案;在圈河口岸,边贸商户们趁着生意间隙围在“征求意见箱”前驻足留言……这是珲春立法征集工作的日常剪影。

珲春基层立法联系点立足“边疆地区、开放前沿、民族自治、生态文明”特色优势,构建了多元畅通的民意征集网络体系。珲春市人大常委会成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办公室,建立了“1+3+1”立法联系网络体系,即1个办公室、3个工作站、1个咨询团队。同时,设立了20个信息采集站、30个立法联络站、40个意见征询站和15个意见咨询单位,选聘180余名联络员、信息员、咨询员组成意见征集队伍,使之成为基层立法联系点的“顺风耳”和“千里眼”,全力打通立法联系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2024年,珲春基层立法联系点完成26部法律草案意见征集,上报165条建议,其中38条建议被国家及地方立法采纳。2025年,又对《吉林省养老服务条例》《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边黄牛管理条例》等法规开展意见征集,上报22条专业建议。这些建议既有渔民关于“中俄界江渔业管理”的实操建议,也有护林员对“东北虎豹保护法”的修订建言,更不乏高校和律所组成的“立法联盟”提供的专业论证,让国家立法更接地气、更具操作性。

创新融合让立法与治理实现“双向奔赴”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执法检查中,边贸企业反映的跨境监管难题被认真记录并纳入考量;优化营商环境座谈会上,邀请俄籍商户为法规修订建言献策,为法规完善提供了新思路……珲春基层立法联系点注重将立法工作与人大监督、代表履职深度融合,形成了“立法+治理”的良性循环。

“以前觉得立法工作离我们很遥远,现在发现我们的建议真能变成法条!”敬信镇农民提出的“农田灌溉用水权益”建议,不仅推动了地方性法规修订,更促成了跨境水利合作的民生工程,让法律条文长出“民生温度”。

这种转变源于珲春基层立法联系点创新的“家站合一”工作模式。近年来,珲春基层立法联系点积极探索人大代表家站与基层立法联络站“家站合一”工作模式,制定下发了《代表联系群众“面对面”活动方案》,依托“家站”接待群众330余次,收集各类意见920余条,转化立法建议70余条,解决群众“微心愿”450余件。

此外,“珲春法苑”抖音账号用中俄双语普法的短剧火出了圈,266条视频累计播放量超4亿次,让“刷剧学法”成新风尚。宪法主题广场上,中、朝、俄三语法律格言刻在景观石上;民法典主题公园里,“邻里纠纷调解”雕塑群成了网红打卡点;30余场“法治六进”活动走进哨所、跨境学校等基层单位,让法治精神如金达莱花般绽放在边境每个角落。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珲春特色密码

省人大常委会出台专门支持意见,珲春市委投入180万元建成575平方米的立法服务中心,完善10余项制度规范。珲春基层立法联系点凭借上通下达的意见征集“网络”,既精准对接国家立法需求,又把准边境治理脉搏,成为人大制度在基层的“鲜活注脚”。

在珲春市,立法不是会议室里的“纸上谈兵”,而是浸润生活的民主实践:朝鲜族阿迈在“金达莱议事会”上用伽倻琴弹唱普法小调,边检民警在“哨位意见箱”里写下“跨境人员服务管理”建议,小学生通过“法治漫画”参与立法讨论……这些带着“界碑味”“山林气”的故事,诠释着“立法为民”的深层内涵和“珲春实践”。

从三国交界的边城到国家立法的“前沿哨”,珲春基层立法联系点用特色实践证明:民主立法从来不是遥不可及的概念,它就藏在边境群众的家常话里,写在界江边的意见征集本上,映在普法短剧的千万次点击中。这里的每个故事,都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祖国东大门的生动注脚,不断擦亮着“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的金字招牌,激励着边疆立法工作更载民意、更惠民生。

延边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爱丽

来源:延边新闻网
初审:
齐艳红
复审:
李思文
终审:
王军
 
扫描二维码分享朋友圈
版权信息:如需转载,请您必须注明信息来源《延边新闻网》
  • 点击量排行
  • 时政
  • 经济
  • 社会
  • 国内

延边新闻网举报电话: 0433-2518770   E-mail:2381244096@qq.com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号 邮编:133000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2120180019
吉ICP备09000490号-3吉公网安备 22240102000346号
© 2007- 延边新闻网 版权所有

微信公众号
延边网

延边新闻网
手机端

新浪微博
延边新闻网

地址:吉林省延吉市光明街89号

邮编:133000

电话:0433-2518770

邮箱:2381244096@qq.com